任中国央行行长的十多年中,周小川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作为一场大范围人事变动的一部分,周小川将可能卸任中国央行行长职务。周小川是持续多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上任的首批技术派官员之一。工程师出身的周小川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领导人的视野,当时正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的他建立了能用来模拟取消价格控制所造成影响的电脑模型。

Reuters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
在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这段时间,周小川受到中国一号和二号政治人物的重用。时任中共领导人及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1989年至2002年期间主政)年轻时曾被周小川的父亲招聘入一家工厂工作,之后成为周小川一家的朋友。当时担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则把周小川提拔入自己的执政班底中。

周小川寻求重塑中国的银行业和证券业。从2000年到2002年,作为中国证监会主席,他试图打击操纵市场的行为。从1998年左右开始,他先是担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后来又担任央行行长,在整顿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最终,这些银行将少数股份卖给外资企业,中国有些人因此指责他把中资银行卖给外国人。

2002年底,周小川被任命为央行行长,并于2007年再次获得任命。但在温家宝担任总理期间,他的影响力有所下降。2008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温家宝下令推行重大经济刺激方案。周小川和央行曾敦促,这一刺激项目应比温家宝预想的时间更早收缩规模。央行担心,这样的支出会导致过度建设以及债务增长,这一预言后来应验了,但提出当时在中国领导层却并不受欢迎。

10多年来,周小川一直受到批评,说他与美国人走得太近。在央行行长和经济政策制定者会议上,他和美国人相处愉快。在此类会议上,他是网球场上的常客,能够在没有译员帮助的情况下用英语聊天。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甚至有传言称他要叛逃到美国去。

他有时候会利用中国的经济民族主义。周小川2009年制定了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计划,以扩张中国的影响力和国力,尽管扩大人民币在海外市场的使用需要市场因素而不是中国政府在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2012年11月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虽然周小川已经超过了65岁的法定退休年龄,但仍第三次连任央行行长。当时周小川或许正处在他影响力最大的时期,原因是新的领导人对周小川倡导了多年的改革举措持欢迎态度,这些改革举措包括让市场决定利率以及取消对资本进出中国的限制。

但随着经济放缓,中国政府的改革热情已经减弱,这让周小川与最高领导层再次出现意见分歧。

Bob Davis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