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斌

们目前预计中国央行将在2015年上半年下调两次存款准备金率,并下调一次基准利率。考虑到最近的发展形势和流动性状况,预计央行可能会在中国农历新年(2月19日)之前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5月份以来的首次)。

之所以给出这样的观点,有三个理由。

图片来源:Bloomberg News
中国央行北京总部大楼。
首先,宏观经济形势为中国央行在近期放松货币政策提供了依据。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3%,增速与第三季度持平。但从环比来看,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第四季度GDP折合成年率环比增长7.1%,增速低于第三季度的8.1%(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未折合成年率的第四季度GDP环比增长1.5%,增速低于第三季度的1.9%。)。与此同时,去年12月份,中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维持在1.5%的低位;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连续第34个月下滑(最近几个月PPI降幅出现扩大)。在这一背景下,为稳定经济增长,中国央行有放松货币政策(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充分理由。

其次,央行可能担心春节前会出现流动性短缺。春节期间的流动性需求会大幅增加。例如, 2014年,中国央行在春节(1月31日)前的四周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注资人民币4,500亿元(以经注资额算),还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注资人民币1,900亿元。这类流动性注入通常是暂时的。在春节过后的四周内,中国央行在公开市场回笼人民币8,180亿元流动性,同期还有人民币2,200亿元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到期,两者加起来远远高于春节前注入的流动性。这也是一些投资者预计中国央行这次只会注入短期流动性的原因。

不过,这次的一个重要不同是外汇占款情况。2014年中国外汇占款大幅增加,这令银行系统永久流动性增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2月份至2014年2月的三个月中,外汇占款分别增加319亿美元、453亿美元和471亿美元(总计增加人民币7,600亿元)。但在2014年下半年,由于中国央行停止了外汇市场的干预行动,2014年下半年每个月的外汇占款均出现了下降(在2014年12月下降43亿美元)。因此,通过外汇占款注入流动性这一传统渠道在最近几个季度并未发挥作用。这使得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其他替代方式(如PSL、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再贷款)注入永久流动性成为可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央行自2014年12月6日起就没有进行过公开市场操作,而且在过去七周仅向市场注入人民币300亿元的流动性。

第三,中国央行近期的表态暗示该行并不反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担心货币传导中的结构性问题,特别是在信贷市场扭曲的情况下,流动性注入可能只会让某些行业(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受益。中国央行还担心,一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可能将此解读为大规模货币宽松的开始。

在这方面,监管层近期的一些措施非常有趣。1月16日,中国央行正式发文调整存贷比(LDR)口径,将银行间贷款纳入计算口径。这几乎完全抵消了早些时候央行发文将银行间存款纳入LDR计算口径(这会增加银行贷款能力)的提振。上周末,中国证监会加强了对券商融资类业务的监管。对此我们的看法是,这些措施旨在堵住现有监管和监督框架的漏洞,为未来几周注入流动性铺平道路。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中国央行很快将恢复公开市场操作,而且很可能在未来几周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考虑到中国央行手头政策工具的数量,也不完全排除该行用PSL、MLF等工具代替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

(本文作者朱海斌现任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

(本文译自《巴伦周刊》)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