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罡

国前首相布朗近日撰文说,与将推出重大改革方案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相比,薄熙来案不过是余兴节目。但也有海外人士认为,中国目前实施改革的国际环境远不如1978年。

路透社网站9月12日刊登了英国前首相布朗的一篇观点文章。该文说,从中国境外去观察,对薄熙来的审判好像是中国本年度的最大新闻事件,薄熙来案、中国的企业腐败问题以及中国对欧美公司的打击,这些事情往往成为西方媒体最关注的中国新闻。但与中国近年来的一个最重要经济事件相比,上述事情不过是些穿插表演的余兴节目。这一事件就是将于今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会上将公布并批准有关未来10年的一项重大改革方案。

文章说,这一改革方案有可能使中国在其引人瞩目的崛起过程中再经历一次巨大跃进。该文说,从表面上看,十八届三中全会不过是中国新领导层上任后的最新一次中共中央全会,但它实际上却是对改革一步步深思熟虑过程的最高潮,此前中共领导人今年夏天在北戴河休养地进行了头脑风暴。

美国彭博新闻社9月6日的报道说,研究中国经济达50余年的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张曙光对中共将在其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推出具有重大突破性的经济计划持怀疑态度。张曙光说,会上将提到农村改革,将提到财政改革,将提到金融改革,但阻碍这些改革的障碍依然存在,不应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取得突破性进展抱太高期望。报道说,投资者正在观察中共将拿出何种计划来弱化国家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土地改革和户口制度改革有可能列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议事日程。

报道援引张曙光的话说,中国的城镇化模式非常难以改变,在老的城镇化模式下地方政府通过卖地赚了很多钱,如果它们被告知在新的城镇化模式下需要出钱用于社会保障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它们会不高兴。张曙光还认为,中国民营经济目前面临的大环境并不令人鼓舞,而且这种环境难以改变。他认为,中国的这些改革障碍意味着,即使是最优化的政策蓝图可能也不会产生预期的结果。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8月27日刊登了意大利专栏作家Francesco Sisci撰写的一篇观点文章。该文说,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邓小平在1978年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所面临的那种十字路口。但与那时不同的是,北京目前的处境要孤立得多。那时,邓小平及其在中共党内的盟友有可能依靠美国的国际支持。而现在,人们不清楚如果北京采取更大胆的改革或转而走回头路,华盛顿方面将会怎么做。

文章说,中国即使进行激进的自由化改革可能也不会受到美国的欢迎,华盛顿方面可能总是会说,中国的改革太少、太迟和太慢。文章说,习近平的处境现在特别艰难。他目前在海外没有盟友和支持者,在国内没有什么朋友却有很多敌人,他可能是几十年来面临最严峻挑战的一位中国领导人,在11月份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他将面临首次考验。

(本文作者刘罡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兼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