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正是蚊子活动的高峰期,有些在室外活动的幸运儿好像并不受这种小小昆虫的侵扰,而另一些人则似乎不断遭到它们的侵袭。科学家们就什么原因导致某些人更吸引这些恼人的东西进行了探索。其中一名专家──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生物学教授、分子载体生物学家L.•J.•茨维伯尔(L. J. Zwiebel)也加入了讨论。

人体气味

蚊子通过感知哺乳动物释放出的热量和二氧化碳来寻找它们的“猎物”。有时候,怀孕女性与体型较大的人会遭到蚊子多次侵袭,因为他们会比普通人散发出更多能量。

此外,蚊子也受到它们嗅觉的指引。茨维伯尔说:“不管我奶奶以前对我讲过什么,但是我的血肯定不香甜,”这是因为蚊子并不能辨别血液的品质。他指出:“蚊子是被我们人类的气味吸引的,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皮肤上有细菌。”他说,“我们皮肤上菌群”的气味也吸引蚊子,当我们出汗或在室外呆了很长时间后,这些菌群的数量就会增加。

就茨维伯尔所知,尽管某些网站报道称高胆固醇或糖尿病可防范蚊子,但这一说法并无科学证明。此外,服用维生素B、吃大蒜或服用某些药物可驱蚊的说法也没有科学依据。

叮咬免疫力

Reuters
一种致倦库蚊。
茨维伯尔在实验室中与这种咬人的昆虫呆了20年时间,他说他能把胳膊伸进一个装有蚊子的容器中,被咬上几百次也“毫发无损”。儿童被蚊子叮咬的频率低于成年人,但他们对叮咬的反应可能会更强烈,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常常有些确信自己被这种“吸血虫”侵害的成年人其实并没遭到叮咬。茨维伯尔指出:“有些人会对叮咬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这可能会使他们显得更经常遭受叮咬,但也许事情并非如此。”

人体的反击

对于出现红肿和发痒伤口的人,茨维伯尔建议他们不要抓挠伤口。蚊子在叮人时会留下一些唾液及其他物质,其中它的唾液含有抗凝血剂和一种局部麻醉成分。人体会把唾液认作外来入侵物,释放出组胺来予以反击。抓挠伤口只会使唾液扩散,引发身体释放出更多抗体,让伤口变得更痒,由此引发恶性循环。

茨维伯尔建议,那些遭蚊虫叮咬后伤口肿胀或伤口非常痒的人,“应与医生谈谈,看看是否需要每天服用一种非处方抗组胺剂用于预防”。服用该药物后,蚊子仍会咬你,不过你可能就注意不到了,因为它可预防过敏反应,从而避免无痛的叮咬发展为恼人的痒痛。

清洁抗菌

在需要吸血以完成它们的繁殖周期、产下幼卵(这需要大量补充蛋白质)时,雌蚊子便会去咬人。若要降低被蚊子叮咬的几率,可用抗菌香皂清洗身体以减少皮肤表面吸引蚊子的细菌的数量。

其他可用来避开蚊虫叮咬的方法有:避免在黎明与黄昏时分呆在室外,因为蚊子在这些时间最为活跃;安装室外风机来驱赶蚊虫;如果天气不是太热,可穿长裤和长袖衣服。茨维伯尔还建议,可在衣服上喷些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避蚊胺这种化学物可发挥功效迷惑蚊子的嗅觉受体。茨维伯尔说:“它很有效果,在更好的东西出现之前,它是目前可用的防蚊子叮咬的最佳产品。”

Heidi Mitchell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