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时,政府领导人通常会指示国有银行通过放贷刺激经济活动。但这种办法这一次可能难以奏效。

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银行放贷额大幅下降;同时银行和企业表示,5月份贷款也维持疲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在需求不确定同时利润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对于借贷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对于出口商等困难行业的企业或地产开发商等不再受政府青睐的企业,国内银行也不愿放贷。

最终的结果是,中国的银行业无法像以往那样对经济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巴克莱(Barclays Capital)分析师黄益平表示,稳定或加快银行放贷对于支持经济稳步增长至关重要。

但自2010年年初以来,作为衡量投资意愿重要指标的企业中长期贷款规模一直处在下降趋势中。这一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4月对企业新发放的中长期贷款额为人民币1,265亿元(合20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6%。

以往,信贷数据疲软通常是政府为控制信贷增长而主动采取举措的结果。但这次,在中国央行上周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从而释放更多资金用于放贷前,银行系统的资金似乎已经相当充足。

黄益平表示,中国央行正要求商业银行为铁路、电力和水务项目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银行业的管理人士还表示,他们希望扩大范围,向服务业、尖端制造和教育领域提供贷款。不过,一名银行业人士表示,无法找到足够的贷款企业。

某中国大型银行的一名高级管理人士表示,由于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增加,许多企业不愿贷款,而是决定暂缓项目或扩张计划。

对于是否贷款的犹豫情绪弥漫整个中国经济领域,既包括那些正应对产能过剩的大型国有钢铁企业,也包括试图弄清欧洲危机何时可能消退的小型出口商。

在中国南部地区生产手表的香港手表出口商Renley Watch Manufacturing Co.的董事总经理Stanley Lau表示,他们不需要增加贷款规模,因为企业希望谨慎行事。

Reuters
中国银行的一家北京分行
相对于利润的不断下滑,企业的资金成本却很高,这使得情况更加严重。多年来,美国和欧洲一直指责中国政府为补贴国内企业而维持低利率水平,但随着经济放缓对企业利润造成冲击,目前贷款成本已显得昂贵。

中国数据提供商万得资讯(Wind)的数据,2011年大陆上市企业的资金投资平均回报率已由2007年的11.6%降至6.7%。目前中国1年期贷款利率为6.6%,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些企业来说,资金成本已高于预期预回报率。

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Wenzhou Rifeng Lighter Co.)董事长黄发静表示,利率水平高是企业不愿借入更多资金的一个原因。

中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速降至8.1%,为2009年春季以来的最低水平,而4月份从发电量到出口商品零部件需求等一系列经济指标则显示,中国经济或将进一步放缓。

国内一些著名分析师已下调了对中国第二季度和全年经济增速的预期。

长期来看,中国希望把经济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转向国内消费,即使这意味着经济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但中国政府也面临着短期内更加紧迫的目标,即把经济增长维持在足够高的水平,以使失业率不会大幅飙升。这个问题在今年特别引人关注,因为中国即将进行领导人换届。

在2009年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期间,中国约有2,000万人失业。作为应对,中国政府要求大型国有银行向大型国有企业发放贷款,这些企业将这些资金投入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房地产行业。

由信贷驱动的刺激措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复苏。但这也引发了围绕不良贷款和房地产泡沫的担忧;中国领导人一直在努力消除因此产生的房地产泡沫。

目前为止中国的失业率还没有出现大幅上升的迹象。相反,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第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就业市场劳动力短缺问题在不断加重。低失业率以及不断上涨的工资或许是中国政府迟迟未针对近期经济增长减速迹象采取政策应对措施的一个原因。

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中央政府打算取消对房地产开发商贷款的限制,原因是担心再度引发房地产泡沫。这种政策选择降低了银行业在刺激经济方面的作用,也限制了短期内的经济增速。

房地产业的放缓以及欧美消费者需求的疲软已侵蚀到企业的利润。第一季度黑色金属产业的利润同比下降83%,反映出房地产建设放缓的背景下钢铁需求的疲软。作为出口领域支柱的电脑、手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同期利润也下滑12%。

花旗银行(Citibank)中国利率策略师贺伟晟(He Weisheng)表示,中国政府的一个选择是降息,无论是通过降低贷款利率还是允许银行在基准贷款利率的基础上给予更大折扣。目前中国银行业可以对央行制定的基准贷款利率给予10%的折扣。

但由于担心引发通货膨胀,中国领导人对降息非常谨慎。

作为更加谨慎的替代措施,持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指示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做法在过去都产生了效果。但问题是,鉴于企业对贷款的需求不高,这类措施已不如以前那么有效。

Bob Davis / Tom Orlik

(更新完成)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