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
在华盛顿疲于应对医保网站问题并讨论与伊朗之间核协议的意义之际,全球正在发生更重大的变化:俄罗斯和中国再次表现得像是欧洲和亚洲的扩张力量。这样的变化对美国自身在全球的角色有着广泛的影响。乌克兰是一个大多数美国人都不太熟悉的国家,而全球最有意思的事情正在这个国家发生。在完成乌克兰长期发展计划,通过与欧洲签订经济和政治协议来实现西化的问题上,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犹豫不决。实际上,他明显面对着来自莫斯科方面的压力,后者要求乌克兰转而与俄罗斯重新建立商业和安全关系。
这听起来像是俄罗斯在试图重新建立起前苏联那样的影响力,对最重要的前加盟共和国施加影响。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这样的努力可能不会成功,但这只是因为数十万乌克兰人走上街头,抗议该国转而与莫斯科建立联盟的计划。在此过程中,抗议者拆毁了一座列宁像。本报曾把这个列宁像形容为前苏联时代莫斯科对这个前加盟共和国统治的有力象征。
与此同时,中国在东中国海(East China Sea, 中国称东海)上空也采取了类似行动。北京单方面宣布在东中国海划设防空识别区,范围覆盖了中日间存在争议的岛屿以及中韩间存在争议的礁石。这实际上是在用新的方式宣示中国对这些争议地区的主权。
美国、日本和韩国大声提出抗议,并在事先未声明的情况下派飞机驶入中国防空识别区,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中国的举动。然而,中国的举动似乎已是既成事实,只不过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对奥巴马(Obama)政府而言,目前面临的挑战在于,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向神经紧张的盟友证明,美国可以对抗此类激进行动。事实上,正如美国副总统拜登(Joe Biden)在上周的亚洲之行中所发现的那样,这也正是美国的盟友所期望的。
奥巴马政府也确实在上周采取了此类制衡行动,在事先没有通知中国的情况下派出B-52轰炸机驶入中国新设防空识别区。但更激进的立场可能会让美国不安。在经历了10年的战争后,许多美国民众已经感到厌倦。传统的鹰派政治人物正在受到自由派政治人物的挑战,后者呼吁缩减美国军方在海外的部署,以此节约资金。而白宫也显示出其更倾向于避免在海外作出新的、代价高昂的承诺。
在大惊小怪之前,应该用冷静一点的态度来看待此事。这些举动并不能代表冷战思维的回归。苏联已经解体了,尽管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可能希望再造一个苏联。街上那些乌克兰人的反应表明,回到以前克林姆林宫(Kremlin)提供的经济或安全模式几乎没有任何普遍吸引力。
同样,中国以前那种资本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斗争也已是老黄历了。在中美两国贸易额将超过5,000亿美元的今年,情况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不管中美双方有何分歧,如此规模的贸易额象征着连接两国的纽带。
话虽如此,但仍存在意识形态和权力领域的斗争。就意识形态而言,21世纪的“拔河赛”不是在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展开,而是美国版的全面民主和资本主义与计划经济之间的较量。鉴于西方不久前爆发了金融危机,再加上美国版代议制政府出现了功能失调,所以也难怪中国和俄罗斯开始鼓吹其国有资本主义的优势。
此外,目前还有对国际力量的激烈竞争。俄罗斯觊觎着一个可转化为更大经济实力的国际角色,而中国则垂涎着可满足本国经济增长巨大需求的自然资源。
俄罗斯在今年早些时候找回了久违的世界强国的感觉。当时基本上是在奥巴马政府的邀请下,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内战,为消除叙利亚化学武器计划铺平了道路。似乎有理由预测,俄罗斯日后会发挥更多类似作用。
同样,中国正在建设一支投射力量似乎威胁亚洲各国的军队,这让几乎所有中国邻邦都明显感觉不安。
所以未来会出现紧张状况。不过好消息是,这些紧张关系受到了一个情况的影响,即美国、中国和俄罗斯需要且正在就一些国际问题进行合作,如麻烦不断的朝鲜和伊朗核计划。
上述事态发展还加强了美国是可制衡俄罗斯与中国野心的重要力量这样一个形象。正如拜登访问亚洲的一位随访官员所指出的,20年前迎接这类访问的可能是投掷燃烧弹的年轻人,他们会抗议美国在韩国驻军。
这位官员对记者说,如今,驻扎在朝鲜半岛的2.85万名美国官兵不再被认为是对主权的侵犯,而被视为美韩关系的核心要素。
By Gerald F. Seib;Write to Gerald F. Seib at jerry.seib@wsj.com
本文由道琼斯通讯社提供,获取更丰富更及时的道琼斯财经资讯,请访问WWW.DJCNEWS.C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