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舵

辈子总共只看过三四场话剧,却被一位“舵粉”百般煽动并且赠票,终于咬咬牙和太太一起,从昌平远道跑去海淀剧场看了《蒋公的面子》第135场。煽动者果然有理,观后深觉不虚此行。剧评、影评原本差不多一回事,于是插进“短影评系列”里吧。

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4年难得一见(说“仅见”或许都不为过)的好剧,竟然出自一位大学三年级本科女生之手,实在令人跌碎眼镜!如此老辣深刻、影射现实的内涵,照常理说,没有相当丰富的知识积淀和人生阅历,是写不出来的。真是后生可畏呀!

众多热捧这部剧的观众当中,真正理解它的想必不会很多,绝大多数人应该是虽然有所感悟,却仍然“一头雾水,茫然不知所措”。这就对了。真正的好作品,日后可以传之久远、被奉为经典的作品,一定是让“短小粗浅”之辈“茫然不知所措”的。“短小粗浅”,是指“博大精深”的反面。一看就懂,黑白分明,“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可以很流行,可以很时尚,可以很赚钱,却绝无可能成为经典。这部剧能不能成为经典,现在还言之过早,但它已经是个标杆,让“娱乐至死”的媚俗文艺界对照之下羞惭不已。我还希望它成为一块里程碑,成为中国“文艺复兴”的起点,而不是不可复现的奇迹、一瞬即逝的灵光闪现。

这部戏写的是一个纠结时代的三个纠结人物。1943年,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日,在陪都重庆,最高统帅蒋介石要亲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邀请三位教授吃年夜饭。去,还是不去?“给不给蒋公这个面子”呢?三个人很纠结。2012年5月,这个故事被编成话剧在南京大学礼堂首演,观众第一个震撼应该就是:最高领导请吃饭,大家可以为了“给不给他面子”而纠结。想一想,假如毛泽东请“新中国”随便哪个大学的三位教授吃饭,会有人纠结吗?

有人会说,这证明了国民党不得人心,共产党大得人心,有什么奇怪?──但这只是个神话。人民如果有选择的自由,那么,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可能有“一致拥护”这回事。实际上,在这种绝无纠结、一致拥护的极权主义神话背后是深入骨髓的恐惧;毛泽东“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透漏出的秘密,不是一致拥护,是异议、反对、“阶级敌人”层出不穷。在那个时代,别说最高领导人请吃饭,小小单位领导人请吃饭你敢不去,马上就会有横祸飞来。

另一方面,一个自由民主的常态社会也不会为此纠结。最高领导人请吃饭固然也会被大家看作很大的荣耀,但去与不去全在个人的自由意愿,和一个普通朋友请吃饭没有根本区别,不需要费尽心机寻找理由。你可以为了吃火腿烧豆腐,为了请求帮忙,为了当面提意见,或者就是为了向人炫耀去吃,也可以因为政见不同,“话不投机半句多”,或者别的什么或大或小的缘故不去,都不是什么让人纠结的事。

什么样的社会让人纠结?就是转型中的,半专制半自由,不新不旧,又好又坏,既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的社会,最让人纠结。1943年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恰恰就是这样的社会。当年的蒋公既是独裁者,又是抗战领袖;他既礼贤下士,又枪杀游行示威的学生;国学大师刘文典当面骂他,他大发雷霆,但也只是把刘关了7天而已;他承诺实行宪政,但又大搞特务政治;共产党的《新华日报》天天骂他独裁,却照样在重庆公开发行;……等等等等。

所以,戏里的左派时任道,中派夏小山,右派卞从周眼里各有一个蒋公,这几个蒋公互相打架,打得不可开交,但又都是真实的蒋公。这样的蒋公,这样的社会,真是“怎一个纠结了得”!左中右三派,各有各的道理;戏里这三个角色,既没有正面人物,也没有反面人物;没有黑白二分、是非分明这回事,让简单幼稚的头脑茫然不知所措──好戏必得是这样。

但这还不是最高境界。生命繁茂的世界不能只长杂草灌木,没有参天大树;同理,经典作品不能仅仅是一派芜杂、没有灵魂,不能不“载道”,不能让人看不见未来。《蒋公的面子》其实是有主线,有暗示,有褒贬的。我们现在回望当年,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不管蒋公犯了多大的过错,“大道”却是他担着,中国的未来恰恰是他代表着的;我们的改革开放,说穿了,无非是绕了一个大弯子,好不容易才又跌跌撞撞走回蒋公、也就是右派卞从周那条路上去罢了;而中共现在的处境,恰恰和蒋介石当年的处境如出一辙。

历史竟然如此巧合,这就是《蒋公的面子》启人深思、震动人心的原因所在吧。

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政治性、现实性这么强烈的一部戏,多半会让中国政府的审查部门很纠结。一方面,这部戏的价值导向有利于中共的今天;另一方面,它又严重否定了中共的历史。真让人左右为难!衡量来衡量去,最终还是现在战胜了过去,改革压倒了保守。这在历来极左的共产党意识形态部门当中,是需要有点担当的。所以,我就用赞扬批准《蒋公的面子》公演的政府有关主管官员,来结束这篇剧评吧。

(本文作者周舵是独立学者,自由撰稿人,原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北京四通集团公司高管、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