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uters
奥迪、宝马和戴姆勒正致力于在中国生产小型豪车。图为宝马位于沈阳的一家工厂。
德
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正加紧推进在中国扩大小型汽车和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产品范围的计划,旨在吸引中国无力购买大型豪华车的消费者,或者想再买一辆价格没那么贵的车的富人。对许多中国富人来说,小型和豪华是一对矛盾,但业内高管说,考虑到豪华品牌小型汽车的增长前景,承担包括利润率降低等风险是值得的。
在中国生产小型中国制造豪华汽车意味着奥迪(Audi AG)、宝马(BMW AG)和戴姆勒(Daimler AG)可以避免25%的进口关税,进而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出售这些汽车。几乎所有的进口车辆都要缴纳17%的增值税。在中国生产汽车也符合中国推进国内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目标。
奥迪已加快了在中国推出小型汽车的步伐。该公司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在南方城市佛山生产小型豪华轿车A3。今年4月份奥迪推出了中国产紧凑型SUV Q3,该公司称这款汽车提振了其上半年的销售表现。
奥迪中国区总裁冯德睿(Dietmar Voggenreiter)说,奥迪推出小型豪华车的计划是基于我们的分析,我们认为小型豪华车未来将成为中国豪华车市场一个领先的增长领域。
奥迪估计今年上半年小型豪华车在中国的销量增长了29%,增幅远高于中国豪华车市场销量实现的11%的总体增幅。奥迪同期在中国的销量增长了18%。
研究公司IHS Inc.的大中华区汽车销量预测经理林怀滨说,2012年,小型豪华车在中国的销量总计13.6万辆,到2015年,这个数字可能会达到40万辆,占到中国豪华车市场总销量的20%左右。
对德国汽车制造商来说,跟上中国的增长步伐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欧洲需求的低迷期还将持续几年之际。盛博(Sanford C. Bernstein)分析师沃伯顿(Max Warburton)在最近一份报告中估计,德国汽车制造商有超过50%的利润来自中国。
营销研究和顾问公司TNS的大中华区首席执行长邦西(Chris Bonsi)说,德国品牌在中国市场已经确立了主导地位,并且被消费者视为主导者,但实现增量式增长的难度已经上升。
德国豪华车制造商在中国豪华车市场所占份额在80%左右。宝马和戴姆勒正在追赶奥迪,他们计划扩大在中国的小型豪华车产量。宝马目前在中国制造小型SUV X1,分析师预计宝马将从2017年开始在中国生产1系轿车。宝马不予置评。
戴姆勒将在全球推出新一代小型A级汽车,包括一款CLA轿车以及一款GLA SUV。GLA小型SUV将在大概18月后投产。
戴姆勒管理董事会负责中国事务的成员唐仕凯(Hubertus Troska)说,搭载小排量发动机的小型汽车在中国是“非常理想”的产品,我们将致力于这一方向。
但转向小型豪华车市场也存在风险。富裕的中国购车者倾向于认为越大越好。
宝马车主Harry Tu说,如果宝马等豪华车品牌推出价格较便宜、看起来与其高价车相似的车型,那么我就不会购买这些品牌的车了,我不希望自己实际花200万元买的车被别人认为我是花20万元买的。
生产小型豪华车也意味着价格降低和利润率收窄。奥迪Q3起价在28.5万元左右,大概比中国产大型车Q5的价格低20%。宝马X1起价在人民币24.2万元左右,远低于X3的价格,X3起价在人民币52.3万元左右。
宝马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长安格(Karsten Engel)估计,随着转向小型豪华车的趋势确立,每年利润率将受到1%-2%的侵蚀。
奥迪的冯德睿说,进军价格较低的领域不会损害奥迪品牌的独特性,并将从大众市场对手中抢夺新的购车者。他说,经过市场调研,我们认为巨大的小型豪华车市场有许多想升级至豪华车的潜在消费者。
竞争激烈的中国豪华车二线市场的一些竞争者也看到小型豪华车的机遇。
沃尔沃(Volvo Car Corp.)负责产品策略的高级副总裁科斯迈克斯(Lex Kerssemakers)说,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污染和拥堵问题,而消费者依然看重品牌、功能和舒适度,所以小型豪华车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是沃尔沃的母公司。
美国汽车巨头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Co.)和福特(Ford Motor Co.)迄今已尝试通过各自的凯迪拉克(Cadillac)和林肯(Lincoln)大型车品牌在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建立了立足点。凯迪拉克在中国制造其大型XTS轿车。
但这两个品牌的高管都说,未来他们计划推出包括小型车在内的范围更广的车型。
福特汽车中国(Ford Motor (China) Ltd.)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罗礼祥(John Lawler)说,我们认为从现在到2020年,在中国,小型豪华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将大幅领先整个豪华车市场的增长速度。
Colum Murphy
(更新完成)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本文涉及股票或公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