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Hulbert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这种看法的确振聋发聩,因为道琼斯指数在1987年10月19日那天下跌了22.6%,如果放在今天,意味着道琼斯指数在一天内蒸发超过3,400点。
虽然美国股市在“黑色星期一”之后不到两年就恢复了元气,但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金融学教授加拜克斯(Xavier Gabaix)却表示,股市的复苏并不总是如此迅速。实际上,按照加拜克斯的说法,历史上的股市暴跌平均下来往往10年都不能恢复如初。
为了不让股市暴跌彻底打乱你的投资布局,你可能需要减少股票的投资比重──特别是当你耽误不起10年的时间来挽回损失,或是缺少那种即便股市暴跌也不匆忙出逃的钢铁意志。
加拜克斯等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可以预测不同幅度的股价日跌幅在长期内会发生多少次。举例说,他们的理论预测,股市每隔100年会出现一次20%的日跌幅,每隔50年会出现一次15%的日跌幅,每隔13年会出现一次10%的日跌幅。加拜克斯说,用上世纪初期美国股市的历史走势去验证这一理论,会发现准确率很高,日本和香港股市也同样如此。
加拜克斯称,股市暴跌之所以不可避免,是因为每一个股市都是由最大的投资者主导的。当他们想同时撤资时(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股市就会大跌。
这意味着,当监管者们试图阻止下一次股市暴跌时,是在同一个假想敌作战。加拜克斯说,熔断制度和暂停交易等结构性调整终将失败,因为大投资者总能找到别的地方出售股票。例如,他们可以借助美国私人电子交易网络,亦即“暗池”,也可以通过海外市场。
既然股市暴跌无法避免又难以预测,你需要永远将你的投资组合与股市暴跌隔离开来,除非你有很长远的投资规划,并且即便在发生暴跌的情况下也能坚持自己的策略。
遗憾的是,人们在股市暴跌时很难找到缓冲。比如,在1987年10月的暴跌中,海外股市的平均跌幅与美国股市相仿;金矿公司的股票跌得更惨。黄金本身虽然在1987年的股灾中守住了阵地,但在以往股市暴跌中的表现却并非始终如一。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金融学教授哈维(Campbell Harvey)与投资机构TCW Group前大宗商品经理厄尔布(Claude Erb)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历次暴跌中,黄金同样下跌的情况超过三分之一。
虽然美国财政部在1987年的股灾中稳住了阵脚,但考虑到当前的低利率,很难想像债券能够在股市崩盘时成为避风港。而如果利率上升的话(长期来看,几乎是确定无疑的),那么债券又实在是一张代价高昂的保单。
这就让“类现金”工具──例如货币基金和短期债券──成为保守型投资者规避股市暴跌的首选。
问题在于:那些快到退休年龄的投资者,以及对风险比较厌恶的任何年龄的投资者,应该拿出多少资金去购买这种避险资产?
《赫伯特金融文摘》(Hulbert Financial Digest)发布了一份顾问名单,这些顾问在1987年股市崩盘期间的损失不及道指跌幅的一半,而且自那以后表现一直好于道指。我们剔除了那些在1987年崩盘之前刚好增加了现金头寸的顾问,因为崩盘是不可预知的,你不能指望日后能有幸与它擦肩而过。
赫伯特数据库中有200多家顾问,经我们筛选出来的有六家,除了一家始终全部投资于股市外,其余顾问在过去26年中平均把接近40%的资金配置于现金和短期债券。
这个比例似乎有些过度,特别是在你年轻的时候。但请注意,这些保守型顾问自1987年以来一直没有跑输大市。即使这样的配置让你落后于市场,也只是小小的代价,而你获得的将是一种在任何适合情况下都能依仗的投资策略。
这些顾问中有一些投资了货币市场基金Vanguard Prime Money Market Fund,后者持有的资产为类现金产品,费用率为0.16%,即每10,000美元的管理费用为16美元。这些顾问推荐最多的短期债券基金是Vanguard Short-Term Investment Grade Fund,费用率为0.2%。
在我筛选出来的顾问中,唯一一家全部投资于股市的是由赖特(Kelley Wright)编辑的Investment Quality Trends。其投资组合完全由高股息的蓝筹股组成,在1987年崩盘中损失只有大盘的一半。而且在那次崩盘之后的26年中表现一直好于道指。
在赖特买得最合算的股票名单上,回报率最高的三只股票分别是:药品与医疗设备制造商百特(Baxter International),股息率(年度股息支付与股价的百分比)为3%;石油巨头雪佛龙(Chevron),股息率3.3%;食品零售商麦当劳(McDonald),股息率3.3%。
本文作者为《赫伯特金融文摘》编辑,该文摘为MarketWatch/道琼斯所有。
在
1987年美国股灾26周年纪念日之际,我们有必要问一问:这样的事件还会不会重演?那一次股灾导致美国股市出现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这种看法的确振聋发聩,因为道琼斯指数在1987年10月19日那天下跌了22.6%,如果放在今天,意味着道琼斯指数在一天内蒸发超过3,400点。
虽然美国股市在“黑色星期一”之后不到两年就恢复了元气,但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金融学教授加拜克斯(Xavier Gabaix)却表示,股市的复苏并不总是如此迅速。实际上,按照加拜克斯的说法,历史上的股市暴跌平均下来往往10年都不能恢复如初。
为了不让股市暴跌彻底打乱你的投资布局,你可能需要减少股票的投资比重──特别是当你耽误不起10年的时间来挽回损失,或是缺少那种即便股市暴跌也不匆忙出逃的钢铁意志。
加拜克斯等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可以预测不同幅度的股价日跌幅在长期内会发生多少次。举例说,他们的理论预测,股市每隔100年会出现一次20%的日跌幅,每隔50年会出现一次15%的日跌幅,每隔13年会出现一次10%的日跌幅。加拜克斯说,用上世纪初期美国股市的历史走势去验证这一理论,会发现准确率很高,日本和香港股市也同样如此。
加拜克斯称,股市暴跌之所以不可避免,是因为每一个股市都是由最大的投资者主导的。当他们想同时撤资时(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股市就会大跌。
这意味着,当监管者们试图阻止下一次股市暴跌时,是在同一个假想敌作战。加拜克斯说,熔断制度和暂停交易等结构性调整终将失败,因为大投资者总能找到别的地方出售股票。例如,他们可以借助美国私人电子交易网络,亦即“暗池”,也可以通过海外市场。
既然股市暴跌无法避免又难以预测,你需要永远将你的投资组合与股市暴跌隔离开来,除非你有很长远的投资规划,并且即便在发生暴跌的情况下也能坚持自己的策略。
遗憾的是,人们在股市暴跌时很难找到缓冲。比如,在1987年10月的暴跌中,海外股市的平均跌幅与美国股市相仿;金矿公司的股票跌得更惨。黄金本身虽然在1987年的股灾中守住了阵地,但在以往股市暴跌中的表现却并非始终如一。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金融学教授哈维(Campbell Harvey)与投资机构TCW Group前大宗商品经理厄尔布(Claude Erb)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历次暴跌中,黄金同样下跌的情况超过三分之一。
虽然美国财政部在1987年的股灾中稳住了阵脚,但考虑到当前的低利率,很难想像债券能够在股市崩盘时成为避风港。而如果利率上升的话(长期来看,几乎是确定无疑的),那么债券又实在是一张代价高昂的保单。
这就让“类现金”工具──例如货币基金和短期债券──成为保守型投资者规避股市暴跌的首选。
问题在于:那些快到退休年龄的投资者,以及对风险比较厌恶的任何年龄的投资者,应该拿出多少资金去购买这种避险资产?
《赫伯特金融文摘》(Hulbert Financial Digest)发布了一份顾问名单,这些顾问在1987年股市崩盘期间的损失不及道指跌幅的一半,而且自那以后表现一直好于道指。我们剔除了那些在1987年崩盘之前刚好增加了现金头寸的顾问,因为崩盘是不可预知的,你不能指望日后能有幸与它擦肩而过。
赫伯特数据库中有200多家顾问,经我们筛选出来的有六家,除了一家始终全部投资于股市外,其余顾问在过去26年中平均把接近40%的资金配置于现金和短期债券。
这个比例似乎有些过度,特别是在你年轻的时候。但请注意,这些保守型顾问自1987年以来一直没有跑输大市。即使这样的配置让你落后于市场,也只是小小的代价,而你获得的将是一种在任何适合情况下都能依仗的投资策略。
这些顾问中有一些投资了货币市场基金Vanguard Prime Money Market Fund,后者持有的资产为类现金产品,费用率为0.16%,即每10,000美元的管理费用为16美元。这些顾问推荐最多的短期债券基金是Vanguard Short-Term Investment Grade Fund,费用率为0.2%。
在我筛选出来的顾问中,唯一一家全部投资于股市的是由赖特(Kelley Wright)编辑的Investment Quality Trends。其投资组合完全由高股息的蓝筹股组成,在1987年崩盘中损失只有大盘的一半。而且在那次崩盘之后的26年中表现一直好于道指。
在赖特买得最合算的股票名单上,回报率最高的三只股票分别是:药品与医疗设备制造商百特(Baxter International),股息率(年度股息支付与股价的百分比)为3%;石油巨头雪佛龙(Chevron),股息率3.3%;食品零售商麦当劳(McDonald),股息率3.3%。
本文作者为《赫伯特金融文摘》编辑,该文摘为MarketWatch/道琼斯所有。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