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父亲是一名守旧的小镇律师,我的意思是指他关心自己的客户就像牧人关心自己的羊群一样。大多数时间里,中午他会从办公桌旁起身,步行约七分钟去Angie's Diner餐厅用餐,其中四分钟走路,三分钟跟别人打招呼寒暄,比如互相询问孩子过得怎么样等等。在马萨诸塞州纽伯里波特(Newburyport)这个如田园般的小镇,去任何地方的途中他都会这样闲聊几句。Bloomberg News
几个世纪以来,未婚成年人首次成为美国家庭的主导,单身族的比例达到51%。
单身女性正掀起前所未有的买房热潮,我父亲早就看到了这个趋势,因为房地产这行就是他的饭碗。1981年,也就是《平等信用机会法案》(Equal Credit Opportunity Act)规定贷款机构不得因性别或婚姻状况歧视申请人之后的第六年,单身女性在购房者中的比例达到11%。这个比例在2006年达到顶峰22%,不过后来由于经济因素又跌了几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单身男性购房者的比例一直稳定在10%左右。据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联合住房研究中心(Joint Center for Housing Studies)称,在本世纪初的三年时间里,单身女性购房的累计金额超过了5,550亿美元。
这种趋势似乎是女性权力自主的绝佳体现:单身女性购买属于自己的房子。无论是中年离婚女性还是30多岁不准备结婚生孩子的职业女性(至少暂时不准备),她们都在通过买房抓住掌控自己生活的机会。在令人大开眼界的新书《走向单身:独身主义的崛起与诱惑》(Going Solo: The Extraordinary Rise and Surprising Appeal of Living Alone)中,埃里克•克兰纳伯格( Eric Klinenberg )采访了相当一部分这类女性,发现“买房已经成了她们从一个生活阶段向另一阶段转折的有力途径;无论对她们自己还是认识她们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信号,表明她们准备好进行自我投资了。”
乍看起来,这似乎是女性解放的体现,但真的是这样吗?这么多单身女性以自我投资感到自豪,并且有能力这样做,这显然是令人鼓舞的发展。但对于人们用购房来“表明”自己准备好自我投资的这种说法,我表示怀疑。买房和结婚一样,都被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于是,在明白自己应该晚点结婚的女性中(前提是她们打算结婚),肯定至少有些人会不知不觉地把感到“安定”或被人认为“已经成熟”的欲望转化到买房上,因为“时候到了”,也就是说,她们其实是从一种主流观念换到了另一种主流观念中。
如同“婚姻危机”──即我们结婚越来越晚越来越少的事实──给了我们机会重新思考传统婚姻作为社会最高理想的地位一样,房地产危机也是我们重新审视拥有住房在美国人心目中核心地位的机会。买房依然是很多人的头等大事,但它不应再被当作是美国梦的象征。
Alex Nabaum
在纽伯里波特这样的小镇,单身族基本都是诺尔玛这样离过婚或丧偶的人群。大多数单身年轻人(18至34岁)都去了亚特兰大、芝加哥、纽约和洛杉矶等大城市,他们也是增长最快的人群,1950年为50万人,如今到了500万。在这个年龄组中,各个种族中女性在教育和收入方面都在超越男性。
无论男女,单身族买房从经济上来说都是很有道理的,但只是对一部分人来说,并非全部。在我父亲给诺尔玛的备忘录中,他是这样分析资产负债表的:买房会带来“所有权具有的不可言状的特性”,即想当然的情感回报,但代价却是流动性的丧失、投资回报损失及持续的开支(税收、保险、修理、维护),对纽伯里波特的一套30万美元的房子来说,这些花费每年会达到1.8万美元,即每月1,500美元。这是全款购买的独立房屋的开支。至于共管公寓,在他看来,买了之后只会“惹来麻烦;一个难缠的业主就够受的了”(不过他承认,拥有专业人士管理的大型综合楼出现的问题可能会少得多)。
相反,租房是利大于弊:流动性更强、没有持续成本、没有维护责任、投资回报不用花在买房子上,至少对诺尔玛来说,这笔费用也许够付房租了。我父亲认为不利的方面在于“没有房屋所有权所具有的不可言状的特性”以及“其他租户”。(抵押贷款利息抵扣政策能让购房者稍微喘口气,但实际起到的作用却不大,况且一般只有高收入群才能逐项抵扣。)
我最后听到的消息是,诺尔玛下定决心要买房,尽管我爱管闲事的父亲主动提供了上述建议,但对她来说这也许是正确的决定。不过很难不怀疑那些“房屋所有权不可言状的特性”没有影响她的判断,至少应该产生了一点影响,就像社会关于婚姻的准则往往会扭曲我们的情感体验,迫使我们中的很多人结婚,只是因为我们“应该”结婚,即便我们还没到该结婚的时候。正如我父亲每天的经历所体现的,一个小镇的路边寒暄文化都可能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归属感和社群意识。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在房子中找到稳定感、安全感和舒适感,其实这些感觉不必做出这么重大且复杂的经济投资就能找得到,而且房地产危机已经证明,这样的投资太容易陷入灾难了。
KATE BOLICK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本文涉及股票或公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