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uters
北京的一个雾霾天,两名警察在天安门城楼附近站岗。
中
国领导人将矛头指向廉价使用资源的情况,这种情况曾推动工业蓬勃发展,但同时也令空气和土壤受到污染。他们正寻求通过让市场在大宗商品定价中发挥更大作用来解决污染问题。上周结束的中共三中全会提出了大范围政策蓝图,上述战略调整正是其中的一部分。新战略承诺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对污染企业实行更严厉的处罚。
这一改革凸显出高层担心环境问题会威胁到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并且意识到,是时候解决多年来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增长模式中的一个中心问题了,那就是受到补贴且低效的资源利用。环境学者和政府目前认为,这一情况造成环境严重恶化。
环保组织气候组织(Climate Group)的中国区负责人吴昌华说,这真的是因为(中国)可能无法以这样的方式继续下去了。
这一新措施符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的更广泛承诺,即弱化政府作用和提高国家主导的经济领域的竞争,以构建效率和减少浪费。
这一改革将有多么全面仍不确定。相关政策调整如果获得实施,预计将引发天然气和水等资源价格逐步攀升。中国可能会使用增税等工具,尝试使经济摆脱对煤炭的依赖。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是中国使用的主要能源。
为了确保地方政府能够了解这一信息,中国政府暗示,正在重新考虑评估官员表现的方式,打算在考虑晋升问题时给予环保政策更大的权重。
改革的实施尚无时间表,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意愿可能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考验,其中包括那些希望保护自己利润的国有企业以及依赖于国有企业获取收入的地方政府。清洁能源将发挥多大的作用也有待观察。
北京卡内基—清华全球政策中心(Carnegie-Tsinghua Center for Global Policy)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专家王韬说,这届政府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降低政府的作用,给予自由市场更大的空间;从决定内容看,我认为他们清楚意识到了当前情况以及该如何解决问题。
用放开市场作为控制资源使用的一种方法,这可能反映出中共内部思路的不断发展变化。严格控制很多大宗商品价格的做法曾是保持低物价、预防通货膨胀的一种途径。中共担心通货膨胀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
即便是在今年6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将天然气批发价上调约15%、至平均每立方米人民币1.95元(合32美分)之后,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价格仍比国内天然气批发价要高得多。结果就造成,政府控制的能源行业增加天然气供应量,同时继续为进口天然气价格与国内天然气批发价之间的差价买单。
近年来,经济飞速增长所造成的污染加剧开始令教育程度高的富裕中国人感到不满。这些逐渐加入中产阶级行列的群体开始关注生活质量。很多地方糟糕的空气质量引发了民众对一直以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支柱的国有行业的强烈不满。
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中国环境专家胡涛说,目前的挑战是如何平衡环境与社会关切、政治关切和经济关切。它们都应该加以平衡。
据中共三中全会《决定》,除利用市场为资源定价外,还要求地方政府领导人在离任时接受自然资源方面的审计。
据专家和官员说,环保部及各地方环保局力量相对较弱,这阻碍了降低污染努力的效果。环保部的执行权是否会加强,这还不得而知。
《决定》呼吁扩大资源税。很多人预计资源税将包括调整对煤炭的征税,从按量征税到从价计征。扩大资源税将增加收入,专家们说,增加的收入可被用来为清洁能源提供补贴。
事实可能证明大幅限制煤炭消费很难。煤炭仍是中国储量最大的能源资源种类。尽管市场改革可能有助于更清洁的国内天然气储量的开发,但进行规模生产仍需多年时间。
进口天然气是国产煤炭的一种昂贵的替代品;日本福岛核事故以来的这两年,核能源的发展放缓;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则面临并网和其他问题。
国有媒体似乎在为国内资源价格上行做准备。中央电视台周二在晚间新闻报道中赞扬领导人改革定价结构的决定,称此举将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资源稀缺和生态成本”。
Brian Spegele
(更新完成)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