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ma Press

中国的农民曾因30年前的经济改革一度受益。但此后,在城镇居民日益富裕的同时,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却落在了后面。中国共产党新近制定的改革蓝图公布了帮助农民缩小与城镇居民差距的措施。

过改革赋予中国农民更明确的土地权益意味着着重大的政策调整,它将使农民获得新的筹资途径,对经济的提振也远远超过农业本身。

根据中共本月早些时候批准的一份政策蓝图,农民将能够对住房和宅基地的权益进行转让或抵押,并可以将权益传给子女。农民还能获得农村集体资产的股份,而农村集体也可以出让用于学校、厂房的建设用地和除耕作之外其他目的的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使用权。

虽然蓝图保留了对耕地的控制,但瞄准了一个关键问题,即模糊不清的土地权益。这一问题导致在城市兴旺繁荣的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依然受到制约。

农村土地大多为集体所有。由于没有明确的权利规定,农民很容易被和开发商勾结起来的地方官员从土地上赶走。据问卷调查显示,侵占土地是过去十年发生的大规模抗议活动的主要原因。

这一改革能否落实将严重考验习近平把中国经济带入更可持续和更公平轨道的能力。政策蓝图中没有设定改革的时间表,而且中国的决策者往往采取渐进式的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主任叶剑平表示,从财产权利以及可以通过市场实现财产权流转的方面来看,这是一个进步,方向是正确的。

根据这一改革,农民将在政府推进城镇化及改善农业的目标过程中受益。在拥有了更清晰的土地权益以及将部分土地使用权进行抵押的权利后,农民将能更便利地为迁入城市筹措到资金,也能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Mark Williams表示,如果不给农民利用土地这一通常是他们仅有资产的机会,就等于宣判很多农民和他们的子女将继续处于贫困中。

为了促进土地的流转,三中全会改革计划提出建立农村土地市场。如果农民能够自由买卖土地,那么假以时日,农村土地市场可能将成为真正私有化的载体。

计划中的改革在北京郊区获得了积极反响。王寻美(音译)说,现在他个人的安全感增强了。目前他对租赁别人的土地更有信心了。

王寻美在香屯村半英亩的土地上密集地饲养着145只羊和20多头大肥猪,而且在温室大棚里种植草莓。他很想扩大这一刚刚起步的业务。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农民一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当时中共限制人口迁移,以确保城市人口有足够的食品供应。土地被视为农村贫困人口的安全保障。批评人士称,当前的改革力度还不够大:改革并未触及户籍制度,迁往城市的农村人口仍无法享受到与城市人口一样的社会福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切实的经济改革令农民首先受益。改革取消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行分田到户,农民可保留更多的生产所得。之后农村产量激增,在第一个十年,农村人均收入增加了两倍。

目前村级政府仍把土地分配给家庭,租期最长为30年。根据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的数据,中国农民家庭分到的土地面积很小,平均只有0.6公顷,合1.5英亩。各家分到的土地通常分若干小块,位于村里的不同地方,这样可以保证每家都能分得村里一份最好的土地。如果有家庭成员故去或离开,这个家庭分得的土地面积也会相应减少。

专家们称,分得的土地面积小、租赁期有限,这使农民失去了积极性。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查森国际工商研究院(Chaze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主任魏尚进说,比如,当你的女儿出嫁时,你将失去部分土地。这合情合理。但如果想到你耕作的土地将被重新分配给其他人,你就不愿投资了。

专家们表示,政府缓慢推进改革的原因之一是担心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和财富。魏尚进说,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失地农民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担忧。

Richard Silk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