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 BATSON

国正在努力应对经济低迷,但在经济放缓的速度有多快、将来前景如何的问题上,人们的分歧大于以往。这场争论不是发生在通常意义的唱多者和唱空者之间。最值得玩味的分歧,出现在侧重于“宏观”视角与侧重于“微观”视角的人之间。前者的着眼点是总体经济形势,后者则重点关注企业的具体情况。

宏观派认为中国经济在放缓,但并没有崩溃。他们的证据是一些覆盖范围广泛的经济指标,比如5月份同比增长9.6%的工业增加值。当然这个增幅远远低于去年13%到14%的增长率,但他们说,如果要去寻找真正的经济灾难,那么在其他一些国家会发现更多材料,比如5月份工业产值下降了6.1%的西班牙。

Reuters
消费性支出的增加正迫使企业转变发展策略。
微观派不相信这些统计数据,宁愿研究更加详细的公司财报。很多财报都显示企业利润和销售收入在不断下降。这一派注意到,在过去几年建筑业红火时期经历大幅增长的建筑设备生产企业,现在销量出现了三到四成的降幅,而且应收欠款越来越多。

另外一个有利证据来自吞吐中国很大一部分进口煤炭的秦皇岛港口。现在这一港口反映煤炭价格下降、库存上升,而目前正值夏季空调使用高峰期,公用事业公司通常会增加煤炭采购。国家统计局对大型工业企业进行的月度调查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悲观景象。它们5月份的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减少5.3%,化工企业的利润更是猛降了23%。

中国官方数据仍然缺乏透明度,所以有必要把其中的数字拿去跟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做一番对照。但微观派在争先恐后地谴责这些统计数据的时候,却有可能忽略掉一个更重要的情况。中国经济体中过去几年表现很好的一些部门现在确实没那么好了,依赖于这些部门的企业正在困境中挣扎。但把部分误当做整体会造成错觉。

虽然到目前为止,建筑设备、煤炭和化工行业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但今天的中国经济却远非这几个行业所能代表的。消费支出正在稳步增长,汽车销售已开始提速,工资水平在提高,甚至对身陷困境的欧洲以外其他一些市场的出口,也有不算糟糕的表现。

微观派和宏观派之间的冲突与其说证明了中国经济最终将出现下滑,不如说中国经济必须进行转型。企业正在适应中国投资热潮消退和中国经济向整体增速放缓转型的现实。

这种结构性的变化给很多企业带来了压力。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中国政府的学者均估计,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将更加接近7%,而不是近几年的10%。换句话说,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速几乎将减半。按照大多数国家的标准,这仍然可以算是很快的增长速度,但和中国企业已经习惯的情况相比,这可谓发生了重大变化。那种迅速扩大产能忽视成本的商业策略在过去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可能行得通,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未来十年,这种做法将面临诸多问题。

此外,和过去十年相比,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将发生改变。作为衡量投资的最广泛的指标,经通胀因素调整后的固定资本形成在过去十年的年均增速达到16%。2011年,固定资本形成的实际增速下降至10%,今年还有可能出现进一步下降。

随着投资降温,消费支出将开始在中国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不是一件坏事,但建筑设备制造商等得益于投资热潮的企业将面临困难期。

因此,中国政府不该将当前企业陷入困境的迹象视作其必须加大经济刺激力度的信号。中国政府必须接受这种混乱的现实。中国要想在未来几年实现其宏观经济潜能,那么其微观经济层面必须经历诸多方面的瓦解。与此同时,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倒闭,资本和劳动力应该被用于新的、更有价值的用途。

有迹象表明,中国政府领导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周末在江苏调研时对企业领导人说,企业要想取得大的进展,必须有新产品并且以市场为导向。不能只停留在原来的产品上,“修修补补”,或是投资那些产能过剩的时髦产业。如果温家宝能落实有关政策帮助转型,比如改善新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向民营企业竞争开放更多市场,那么中国经济就能持续变革,继而实现持续增长。

(编者按:本文作者白安儒(Andrew Batson)是总部位于北京的研究机构龙洲经讯(GK Dragonomics)的研究主管,曾任《华尔街日报》记者。)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