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中国,通货膨胀和工资水平同床异梦:前者正在回落,后者却在飙升。中国6月份消费者价格只上涨了2.2%,这不仅较5月份的3.0%有所回落,而且创下了2010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就让人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中国央行上周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第二次下调利率,以促进正在放缓的经济增长。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回落与工资的持续性大幅上涨是相互矛盾的。2011年,私营部门平均工资较上年上涨了18.3%;2012年第一季度,部分省份的最低工资出现了两位数的涨幅,而且万宝盛华(Manpower)近期对4,242家雇主进行的调查显示,劳动力市场的供应依然紧俏。
工资上涨会让消费者的钱包更加丰满,理应会推动物价上涨。但在中国,工资和通胀的关系被政府控制关键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行为给扭曲了。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中合计占比较大的公共事业、能源和公共运输价格是由政府设定的,而且保持在很低的水平。
这意味着CPI数据并未完全反映出中国的通胀形势。CPI篮子之外的物价涨幅可能要大得多。据中原(Centaline)地产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去年在广州租房的价格上涨了10%。中国500多家星巴克(Starbucks)门店的中杯拿铁现在要花掉人民币27元(4.2美元),比2011年贵上8%。
中国正在推进的公共事业和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将促使官方CPI上升。例如,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称,7月1日开始实施的阶梯电价机制就将给CPI升幅增加0.6个百分点。
短期而言,通胀放缓意味著有更多的空间来支持经济增长。高盛(Goldman Sachs)预计,7月份CPI升幅将回落至2%之下,而且今年将还会有一至两次降息。但工资水平的快速上升意味着,不受通货膨胀干扰的日子会比政府或市场所希望看到的更加短暂。
Tom Orlik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