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14年初始,中国的垃圾债受到投资者热捧,但围绕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一笔知名贷款可能违约的担忧开始令投资者望而却步。马年到来之前,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在亚洲市场一马当先,发行了相当规模的高收益债券,然而目前新兴市场普遍抛售之际,这些公司债券的跌势在亚洲也最为惨重。
Dealogic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周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发行垃圾债(即非投资级债券)总共筹资45.5亿美元,除日本以外的亚洲12笔垃圾债发行中,中国就占了11笔。这和去年同一时期创下的纪录发行水平相差不远,当时中资公司发行了58.7亿美元垃圾债。与此同时,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垃圾债发行总量下降40%,至47.7亿美元。
过去两年里,各国央行的货币宽松政策令全球利率水平处于超低水平,债券投资者纷纷涌入增长市场追求高收益,中资公司试图延续这样的格局。但和去年债券价格飙升情况不同的是,现在新债发行后不久就立刻下跌。
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KWG Property Holding Ltd. 简称:合景泰富)的5年期债券较发行价下跌了大约2%,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Cifi Holdings (group) Co.)的债券在发行后两天内下跌了约5%。发行投资级债券的地产公司债券价格也走低,比如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有限公司(China Overseas Grand Oceans Group Ltd. 简称:中国海外宏洋集团),其5年期债券下跌了1%左右。
Mizuho Securities Asia Ltd.信贷部门分析师里德(Mark Reade)称,尽管多数亚洲国家并没有像某些新兴市场那样遭遇严重的汇率波动和政治动荡问题,但亚洲显然无法避免新兴市场下跌带来的影响。他表示,中国高收益债券比投资级债券受到的冲击更严重,因为国内流动性紧张引发了有关海外高收益债券供应过剩的担忧,更别提实力较弱的小型公司再融资风险上升的问题。
投资者从全球新兴市场的高风险资产大规模撤资,阿根廷比索和土耳其里拉上周大幅下挫。
上周公布的一项制造业活动初值数据弱于预期,再加上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简称:工商银行)发售的一批信托产品可能发生规模空前的违约,这些因素都使得中国的房地产债券开始遭到挤兑。不过,周一有消息称,在上述5亿美元投资产品出现问题后,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 Credit Trust Co., 简称:中诚信托)似乎找到了一个清偿投资者的办法,债券价格又摆脱了此前低点。
中国的地产开发商需要资金来买地盖房,但在政府努力控制房地产泡沫的背景下,他们在国内又无法获得贷款或是募集资金。当此类地产开发商受到外国投资者青睐时就会转向利用离岸市场融资。根据最新数据,中国去年12月份房价较前月小幅攀升。分析师们也说,在商品房销售强劲的情况下,大多数地产商现金流依然健康。
不过,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警告称,这些地产公司极易受到国内市场信贷环境吃紧、销售增速放缓的冲击。该行建议减持中国高收益率债券,转而增持评级较高的债券。
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Dalian Wanda Commercial Properties Co.)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其发债评级为投资级别。该公司日前发行了规模为6亿美元的一批10年期债券,收益率高达7.25%,甚至超过一些垃圾债。中国债券市场的不可靠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据知情人士称,万达商业地产急于抢在全球利息上升之前获得资金。鉴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正在缩减购债规模,人们普遍预计全球利率将上升。
Value Partners Group Ltd.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经理Gordon Ip指出,市场最近这些天确实震荡不宁,多数消息都不利于市场情绪。该公司管理着105亿美元资产。
Value Partners没有参与近期的中国垃圾债发行。Ip说,理由是考虑到相关公司的基本面以及宏观经济环境,该机构认为这批垃圾债定价过高。他补充称,他正将部分资金划拨给防御性更强的资产,例如银行以补充资本金为目的发行的债券。
PineBridge Investments的Arthur Lau表示,投资者对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所发垃圾债券的兴趣之所以降低,另一个原因在于发达市场的表现优于新兴市场。该公司在全球管理着691亿美元资产。
Lau表示,基金(特别是零售基金)正撤离新兴市场,投资于墨西哥、土耳其、印尼、印度等边际信贷市场的基金尤甚,这些地区非常容易受到美联储缩减购债的冲击。不过他补充说,今年迄今为止,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仍然继续流入亚洲,但速度大为放缓;在挑选垃圾债时我们变得更谨慎,不会照单全收。
Fiona Law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本文涉及股票或公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