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于全球经济,现在人们有种回到未来的感觉。唯一的问题是,回到什么样的未来?考虑到上周的一系列事件,显而易见的答案是,回到上世纪70年代。当今世界在很多方面都类似于那个年代汇率动荡、通胀上升、失业加剧以及政治不稳定的特点。上周末,20国集团(G20)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们试图平息人们对新货币战争的担忧。自日本上个月选出新政府以来,这种担忧就一直让市场饱受惊吓。英国央行不久前成为最新一家放松抗通胀目标的央行,正式放弃其长期坚持的在两年内将通胀水平恢复到2%的目标。与此同时,欧洲本地生产总值去年第四季度收缩幅度超过预期,给衰退何时终结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但同时我们也不需要很大的想象力就能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时代的影子:跟2000年代初一样,当前市场的主导态势是对收益的极度搜求,这种情况正在助长全球市场的潜在资产泡沫。21世纪初,美联储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放松了货币政策,而现在各国央行也一直在向市场中注入廉价资金,试图将全球经济拉出当前的萎靡状态。跟上个十年一样,有迹象显示在消费者价格通胀保持低水平之际,所有这些流动性正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而资产泡沫担忧以多种形式呈现,包括瑞士、加拿大和伦敦的房地产,新兴市场股票以及欧洲公司信用市场。
与此同时,一些人认为巴菲特(Warren Buffett)提出以280亿美元收购亨氏(Heinz)的交易可能标志着新一波巨额杠杆收购热潮的开始。按照这个分析,下一轮金融危机的种子可能在当前这轮危机结束之前就种下了。
那么,当今时世与哪个年代相似?事实是,上世纪70年代式的货币战争的说法似乎有些言之过早。没错,旨在平息焦虑情绪的G20声明十分空洞,没有说服力;声明承认,金融流动的过度波动和汇率的无序波动对于经济和金融稳定存在负面影响,并要求各国政府“制止竞争性贬值”。
这仍然为进一步的货币贬值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只要贬值刚好是出于国内原因而推行的国内货币政策的意外产物,而不是出于竞争性目的设定汇率的举措。
事实上,全球货币之争充满了谎言。美国是第一个被指发动货币战争的国家,2011年巴西反对美联储的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该政策被普遍认为是赤裸裸地压低美元之举。
新上台的日本政府现在可能声称,其承诺的大规模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只是为了提振国内经济,但它也从不讳言希望日圆贬值。同样,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Mervyn King)也曾公开表示,英镑需要进一步贬值来实现经济的再平衡──虽然他同时警告说,其他国家有可能引发竞争性贬值。英镑自全球金融危机开始以来已经贬值了20%。
事实上,可以说金是创造了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说法:我做的事情是再平衡经济,你是在进行竞争性贬值,而他则发动了货币战争。
即便如此,人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现阶段货币战争的讨论目前也只是讨论而已。首先,人们难以证明任何发达的经济体到目前为止通过汇率获得了重大竞争优势。即使日本今年贬值了20%之后,日圆的汇率仍然在长期交易范围之内,过去几年,由于日圆吸引了针对欧元危机的避险资金,日圆的币值一直被严重高估。同样,欧元最近的升值对经济增长几乎没有好处,已经引发了欧洲一些国家的恐慌,但是欧元兑美元汇率仍然保持在长期的范围内。
英国是个例外,尽管英镑相对于任何一种主要货币都大幅贬值,英国居然没有受到国际上的谴责,或许是因为看起来英国并没有从中获得好处。
此外,现如今,货币战争中很难有赢家。只要全球消费者价格通胀水平较低、产能过剩的预期较高,并且央行愿意对短期的通胀飙升视而不见,每个国家都能够拥有货币战争的主要武器──超级宽松的国内货币政策。的确,日圆之前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央行不愿意像美联储、英国央行或欧洲央行一样扩大资产负债表。与此同时,全球对竞争性贬值的限制似乎是不对称的,那些为防止货币升值而干预汇率的国家,比如瑞士,总是能够逃脱指责。高盛说,事实上的全球汇率僵局代表了一种非正式的全球汇率机制。
但是,如果避免货币战争的代价是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又会出现另一种风险。决策者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新资产价格泡沫至关重要,因为这将决定这个10年的剩下几年的走向,是成为又一个上世纪70年代或是本世纪头10年,还是一段更为良性的时期。
在这一方面,上周,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决定对瑞士各银行的国内抵押贷款市场敞口施加新的资本要求,这也许是一个有趣的最新进展。瑞士央行的决定是世界各国央行对后危机时代的一个新的大概念的最初尝试之一,这个概念就是宏观金融监管。宏观金融监管能否成功地为过热的市场降温仍然需要拭目以待。
目前也不清楚其他的央行是否准备好了使用这些新的权力。毕竟,央行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对资产价格的上升表示欢迎,认为这是投资者恢复信心的迹象,并认为较低的收益率为投资创造了动力。
在缺乏国内政治支持的情况下,只有大胆的决策者才会坚持认为上升的资产价格可能会带来新的由债务引发的资本配置失衡,并提出撤销刺激计划。但也许决策者现在已经下定了决心。
Simon Nixon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