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开始着手改革由政府制定利率这一问题颇多的利率形成机制,此举为增速放缓的中国经济打了一剂强心针,标志着数十年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金融体系将出现重大转变。相关阅读
政府设定的低利率已经成为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一个标志,这一做法利用银行将资金从作为储户的家庭部门向作为借贷者的国有企业转移。
事实证明,这一制度安排非常有效,支撑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以近10%的年均增幅增长。但这种做法并非没有代价:廉价的资金引发投资的失控,从而导致工业产能过剩。储户的储蓄收益较低限制了家庭收入的增加,阻碍了政府试图利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努力。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投资猛增,其在2011年中国GDP中的占比达到49.2%,高于10年前36.5%的水平,而家庭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则从45.3%降至34.9%。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速在2012年上半年放缓,僵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较低的存款利率使得资金从银行体系转移至新型理财产品。此类理财产品为短期投资工具,不仅能提供部分银行储蓄的安全保障,同时还能提供跑赢通胀的收益率。某些估计表明,投资于理财产品的资产数量从几年前几乎为零上升至2011年底占银行存款大约10%的水平。这一现象造成的结果是,银行极度缺乏存款,令通过增加贷款数量的方式支撑经济增长的难度加大。
中国央行上周四的举措也有助于减轻银行无法自由决定贷款利率的问题。此前银行最多只能将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下浮10%。但在银行主要客户面临较低的投资回报率的时候,这样的下调幅度被证明不足以吸引借款者。今年4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数量同比下降了45%。
由于固定利率不利于银行系统的有效运转,中国领导人一直在呼吁进行改革。央行行长周小川今年3月份说,利率市场化的时机已经成熟。
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体制,用更高的存款利率增加家庭收入、增加存款让银行有钱可贷,这似乎是不用思考就能得出的结论。但问题在于,自由化对中国银行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巨大的净息差构成了威胁。
对于资产规模居全行业首位的中国工商银行来说,假设2011年存款利率全面上调一个百分点,那么其营业利润就会减少24%。在中国银行业仍在处理2009年经济刺激期间所产生巨额不良贷款之际,政府是不愿意牺牲银行利润的。
这是一个艰难的权衡取舍过程,而过去的权衡结果都是偏向银行。不过这次,政府可能会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因素而摆脱困境,这就是人民币走强。根据要求,中国银行业需要将超过20%的存款存在央行做储备金,同时获得一点微不足道的回报。这反映了中国汇率机制的一个特殊之处。
过去由于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中国经常账户一直维持顺差,热钱也随着投资者押注人民币升值而不断流入。
为防止热钱流入造成新增贷款猛增、通胀失控,央行大幅提高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在热钱进入实体经济之前就将其锁定。2003年的存准率为6%,到2011年年底已经达到21.5%。
巨大的净息差弥补了银行将这么多资金存为低回报准备金的成本。
现在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其他一些原因,2012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预计将从2007年的10.1%降至2.3%。热钱不再单边流动,目前投机者带出中国的资金与带入的资金相当。
银行的业务环境因此发生改变。如果说没必要将资金锁定为低收益的储备金,那也就没有必要用巨大的净息差来弥补这种低收益。
人民币走强以及中国经济与外部世界更好的平衡,已经从一个方面为中国在不牺牲银行全部利润的情况下实现利率市场化创造了条件。在中国领导人想方设法提振增长、改革经济之际,这一状况来得一点也不算太早。
Tom Orlik
(更新完成)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