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海燕

谚说:蚕老一时,麦熟一晌。麦子是那种说熟就熟,熟了就得赶紧收的庄稼。我下乡当知青,经过一场麦收后就明白,“三夏”(即夏收、夏种、夏管)大忙,第一就是忙收。

地里的麦子割下,使车运回生产队的场上;卸下后马上摊开,就得抓紧赶着牲口碾场。这时候最紧张,就怕下雨。麦子摊了一场,或者刚碾了头遍,一旦遭雨淋,转眼麦子儿就发芽,这一场麦子就算完了。因为发了芽的麦子是不能交公粮的,也不能分给社员──发芽的麦子不能磨面。

“麦浪滚滚闪金光”是农民人心最急的时候,地里的麦子只有变成麦粒儿,进了仓,人心才算安定。

我下乡的地方叫代营,在河南南阳。村里人爱用四句话形容一人、一物、一景,比如“四使急”(地方话,急迫、紧急的意思):下雨的场,失火的房,小孩子趴在井沿儿上……(第四句略显色情,从略)。可见打麦场是个多么重要的地方,场上的麦子碾不出来,遭雨淋,是件大事。

到了麦收季节,一个生产队所有能动员起来的牲口,都重装上阵,除了猪羊之外,连驴都被当做宠物,吃上了豆料,被赶到场上拉石磙碾场。牛们本来就是老大,理应多干,此时更是加鞭多多,每天狼狈不堪,连病了也不叫歇着。

这一年,正麦收大忙时,代营第五生产队传出新闻,社员德玉造出一台电动石磙。他将一台小型电动机与石磙捆绑,传动联接,又修好一台报废的行车操纵装置,用一条飞线引来电源,装成了一台电动石磙。投入“三夏”以来,成效显著。驴们、牛们有了喘歇的空闲,此时电量供应充沛,几乎不要钱,白天黑夜都可以干活。

过了几天,又传德玉改进电动石磙,有几个版本,越发现代化。除了可进可退,可快可慢外,碾场者可同时操纵两个石磙,在麦场上前后衔接,大圈小圈;最后一个传说的版本颇为传奇,石磙居然还可以拐弯。我们队的老顾说,再安把椅子,可以当汽车开着去南阳了。老顾是我们队的技术全才,他平日于技术上的言论,一般都被本队捧为金科玉律。于是,“代营五队的德玉发明了电磙子,安着皮沙发,可以拐弯,已经当汽车开着去南阳啦”的传言,不胫而走,传遍全县。

电石磙发明者德玉,三十多岁了,还是单身。听说他曾经念过大学,但是没有毕业,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有时在村里见他,他总笑问,吃了吗?我也笑着回答,吃了。我看他黑黢黢一块,头皮精光青白,不像大学生。

不管怎么说,代营这个电动石磙轰动十里八乡,各大队的革委会领导纷纷放下手头的“三夏”大事,带着人来参观、学习。终于,县里也知道了这件事,一位革委会副主任在代营召开现场会,准备向全县推广电动石磙。

副主任是大学生,清华毕业。他到了代营,现场一看那物件,便知根由。又得知发明者名德玉,就传令召见。命令层层传下,却久久不见德玉踪影。跟随的公社、大队干部心焦,又不好当着副主任面发威,只有做热锅蚂蚁状,团团转。

副主任主持现场会,全县各公社来了不少人,热闹非凡。他因大学就是机电专科,算门里出身,虽发明者未到场,他亦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现场会反应强烈。大家纷纷要求发明者到场,有不少技术细节需要求教。另外,人们也想瞻仰其风采。

副主任见命令下了半天,发明者不来见,心中顿生疑惑,是躲我吗?还是有甚隐情?到底是清华毕业,非一般昏昏者可比。他叫来一个跟班,如此这般吩咐了几句。

德玉终于被副主任的跟班寻到,悄悄带到现场,先晋见副主任。

副主任心中有数,并未即刻张扬,而是先私下接见。赞扬几句后,副主任便问,在哪里学的这等本事?我可是清华的,一看就知道你是门里出身。

德玉沉默不语,副主任再三追问,他实在无奈,只好说,我也是清华的,机电系……

副主任笑了,哈哈,原来是校友,我一看就知道,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嘛。

随即又问,怎么回到家乡来?藏身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有什么难言之隐?

又说,你是咱县的人才啊!愿出山吗?跟我走吧!吃商品粮去,我给你批指标。

德玉又沉默。

副主任也沉默,但笑嘻嘻看德玉,等他回答。

德玉见躲不过去,只好承认,五七年打成右派,没有毕业就被送回来了……

副主任一听“右派”二字,顿时矮了半截。瞪着德玉看了半天,叹了口气,走了。

(本文作者乔海燕做过红卫兵、知青、医生、记者和编辑,现为凤凰网副总裁。本栏目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您可以通过新浪微博与作者联系。)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