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过去的经验来看,中国IPO市场重启不一定能给外资投行带来多少好处。中国证监会上周六宣布,最快明年1月可能重启冰封13个月之久的新股发行,这对于外资银行来说或许是好消息,但问题是,多数外资银行过去从未在中国新股发行中担任主角,这次也没理由认为情况会改变。
Bloomberg News
外资银行当然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机会。Dealogic的数据显示,2009年和2010年,上海股票市场新股发行总额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香港,而深圳的两个交易所也跻身前十。
但即便是那样的繁荣时期,居支配地位的也是像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国信证券(Guosen Securities)和海通证券(Haitong Securities)那样拥有庞大的分销网络的国内券商。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瑞银(UBS)。根据Dealogic的数据,直到2012年,瑞银一直是人民币计价的中国IPO市场内排名前20的簿记行。尽管2012年中国没有发行一只新股,但根据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 GS)的调查,瑞银在所有股权资本市场交易中仍名列第六,成为跻身前十的唯一一家外资银行。
瑞银2007年收购了北京证券(Beijing Securities),将其更名为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虽然瑞银只持有20%的股权,却拥有实际的掌控权,这是比较罕见的。除它之外,只有高盛对其在华合资公司——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Goldman Sachs Gao Hua Securities Co.)——拥有这样的控制权。
根据Dealogic的数据,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 G.DBK) 2009年与山西证券(Shanxi Securities)组建合资公司后,在A股IPO簿记行榜单中的排名也有所上升,从2010年的第21位升至2012年的第14位。
不过看一下当前的IPO后备军就知道,外资银行是不太可能在即将到来的IPO洪峰中担当要职的。高盛数据显示,在审的中国IPO中,没有一家外资银行跻身簿记行前十。
Isabella Steger / Enda Curran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