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ty Images
南京一家博物馆中,一艘郑和600年前出海所用宝船的复制品。
海
洋考古学家戈迪奥(Franck Goddio)的团队在菲律宾沿海探查一艘13世纪中国帆船的沉船时,意外地体验到了21世纪中国海上军事实力,不过这不是一次让人愉快的经历。随着一架双螺旋桨飞机从头顶俯冲过去,一艘中国海监船接近了这个团队在菲律宾注册的船只,并开始用英语通过扬声器发出指令。
去年这只船上的一个人回忆说,他们说这个区域属于中国,还让我们迅速离开;当时挺吓人的。中国官员证实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但他们说这些考古人员的行动是非法的。
随着中国附近海域的领土争端升级,中国政府已宣称对一大片U型区域内数千条沉船拥有所有权。该区域几乎覆盖了南中国海(中国称南海)的全部海域,中国说,这部分海域几个世纪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已经命令本国海警阻止在中国拥有主权的海域进行的非法考古活动,并大力投资于国营海洋考古项目。中国考古学家正准备对海底状况(包括存在领土争端的区域)进行首次综合探测。
中国官员说,他们的努力可以遏制偷盗和挖掘财宝的行为,中国官员说此类行为已经破坏了无数沉船点,让全球市场充斥着劫掠自中国的古董。
在中国的规划中,还有政治方面的考量。中国考古学家公开表示,支持中国有关南中国从历史上看属于中国的说法。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台湾和菲律宾都宣称对南中国海部分海域拥有主权。
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负责人刘曙光说,我们想要找到更多证据,证明中国人曾到过那里,在那里居住过,也就是有助于证明中国拥有南中国海主权的历史证据。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立于2009年,负责对中国的水下考古活动进行监督。
随着中国推出强化其领土主张的活动,该地区因领土争端而起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不仅是在南中国海,在东中国海(中国称东海)中国和日本也存在领土争端。11月23日,中国宣布在中日均称拥有主权(但在日本控制之下)的岛屿上划设防空识别区。
南中国海有着全球最繁忙的贸易航线。过去两千年间,南中国海海域布满了沉船,不但有中国帆船,还有印度和阿拉伯的独桅三角帆船、荷兰和英国的纵帆船以及二战中的战船。中国考古学家说,他们已经收集了该海域中70条沉船的坐标,但据他们估计,这里至少有2,000条沉船,甚至更多。
法国人戈迪奥是全球名列前茅的海洋考古学家之一,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这个区域工作,发现了15世纪的中国帆船、16世纪的西班牙大型横帆船和18世纪的英国商船。除了前文提到过的去年的那次行程之外,他的团队2011年还曾访问了菲律宾附近名为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 Shoal, 中国称黄岩岛)的一系列暗礁和岩石。这两次活动都是他的团队与菲律宾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进行的联合研究的一部分。菲律宾国家博物馆之所以与外国考古学家合作,是因为确守国家经费。
各国对该争议岛屿的称谓不同。
参与该项目的人士说,该项目没有政治或商业目的。他们说,在去年的考察之行中,他们考察了部分青瓷碎片,这些碎片得自很久之前遇尖锐的珊瑚而触礁解体的船只的残骸。青瓷是一种绿釉瓷器。
中国官员认为存在隐秘的动机。
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刘曙光说,菲律宾派了一些法国考古学家去干什么?去把船骸拖走。他说,因为这是可以证明中国人最先发现斯卡伯勒浅滩的物证,他们想破坏对中国有利的证据。考古学家们则对此予以否认。
中国考古学家尚未开始在斯卡伯勒浅滩进行挖掘打捞,但他们已经开始研究帕拉塞尔群岛(Paracel Islands,中国称西沙群岛)附近中国船只的残骸。帕拉塞尔群岛距离中国和越南海岸约200英里(约合320公里),两国均称对其拥有主权。1974年,中国和越南爆发了一场短暂的海军大战,中国战胜了越南,此后中国一直控制着帕拉塞尔群岛。
2012年9月,国有媒体援引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励小捷的话说,海洋考古活动是一项宣示国家主权的活动。当时励小捷考察了从帕拉塞尔群岛附近海域沉船中打捞出来的瓷器。
中国考古学家说,围绕其他争议地区的考察将于今年或明年开始。
他们还说,他们希望支持政府将中国重新打造成世界海洋大国的努力,将研究重点放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从大约公元前二世纪开始,海上丝绸之路用水路将中国和印度及非洲连接起来。
中国2011年至2015年的五年规划要求政府推动郑和所代表的航海遗产。郑和是大约600年前的一位宦官海军将领,他率领一支寻宝船队最远航行至非洲。郑和在中国代表着一个中国的影响力波及海外遥远国度的时代。
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再强调海洋实力的重要性(有时以郑和为例),将其视为中国在世界上重现辉煌的愿景的一部分。
中国首批水下考古学家之一张威说,中国极度强调要成为一个海洋强国。他称中国海洋考古计划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他说,该计划是上世纪80年代在习近平父亲的支持下发起的。习近平的父亲当时担任副总理,在邓小平手下工作。
张威说,对争议海域的兴趣是由南中国海的商业寻宝者激起的。其中最为知名的是英国人迈克•哈彻(Mike Hatcher)。他从18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沉没于南中国海的一艘名为“Geldermalsen”的船上打捞出大量中国瓷器。1986年,这些瓷器在阿姆斯特丹的一个拍卖会上以超过2,0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张威说,中国领导人派了两名官员参加竞拍,希望用现金拍下部分拍品。他们只带了大约3万美元,一件东西都没拍到。
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二年便成立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张威担任主任。张威说,之所以对自己委以重任,是因为他是中国考古学家中为数不多的会游泳的人之一。
中国水下考古的首个重大发现是一艘距今约800年的名为“南海一号”的商船。1987年,英国某打捞公司在寻找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沉船时发现了“南海一号”,这艘商船被确认为中国籍船只后,英国队伍被迫退出打捞任务。
据中外考古学家表示,此后便几乎没有外商参与中国水下考古。中国水域目前打捞出来的仅有中国沉船。
Associated Press
一支由戈迪奥带队的海洋考古学家团队因中国方面的施压,放弃了一个在菲律宾附近的考古项目。图中照片摄于2010年。
据中国国家媒体报道,中国计划明年投入使用一艘长约56米的海洋考古船,这将是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
此外,中国也在向其他国家水域的考古联合项目提供资金,主要关注与郑和有关的沉船定位项目。中国国家媒体报道,去年中国考古学家使用声纳技术为阿曼湾和霍尔木兹海峡的五艘沉船“验明正身”,他们认为这些船是郑和船队的一部分。
中国当局之所以对追踪郑和的足迹如此感兴趣,一个原因是据说他访问过南中国海的几块岩礁和岛屿。
外国专家说,中国显示出对投资水下考古和乐于了解本国水域更多考古现场的崭新意愿,对此他们表示欢迎。
但也有人表示,他们担心政治日程可能成为中国选择考古遗址、排斥外国考古学家和考古研究缺乏透明性的驱动因素。
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撰写过中国考古文章的人类学家亚当斯(Jeffrey L. Adams)说,中国考古项目流露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外国考古学家大多承认,位于南中国海的沉船遗骸中,有很多是中国建造的船只,船上托运的也多是中国货物,因为那时中国的瓷器和丝绸是国际贸易的主角。
但也有不少沉船与中国大陆相距甚远,位于马来西亚、文莱和菲律宾沿岸的珊瑚礁和岩礁周围,这是因为过去的船只一般都靠岸行驶,这样不仅有助于导航,还能避免恶劣天气。
即使沉船所处的位置不在领土争议区,要想追溯其国家“所有权”往往也十分复杂。船只、船主、船上的货物和船员可能分属不同国家。
近年来,水下考古的一个全球趋势是向承认“共同遗产”的方向迈进,不同国家之间展开联合挖掘,分享学术成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2001年达成的水下文化遗产公约鼓励那些对某遗址享有共同利益的国家相互合作,但没有给出关于遗址辖区的指导意见,也没有出台如何处理领土争议区内遗址的任何机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简称Unesco)负责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盖琳(Ulrike Guerin)说,如果有争议地点,我们的建议是携手合作,不要为之争吵。看看世界各地的情形,大多数项目都是多国合作的。
涉入南中国海争端的国家无一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惯例。只有中国有资源执行其对该地区沉船的所有权宣告并进行发掘。
中国之前几乎没有执行这些宣告的所有权,直到2012年3月,当时中国政府宣布历史上首次打击在中国领海非法打捞和考古工作的行动。
不到一个月后就发生了斯卡伯勒浅滩(中国称黄岩岛)事件。
中国说,那次对峙源自2012年4月的一起事件,当时菲律宾海军在黄岩岛附近扣留了一些中国渔民。但是中国官员也明确表示,他们认为戈迪奥的项目是非法的。
据两名考古船上的人士的说法以及中国国有媒体的报道,接下来的一周左右有三艘中国船只轮流监视他们,接近这群考古学家的中国海监船是其中的一艘。
一艘菲律宾海岸警卫队舰艇被派往该地区,但保持了距离。随后发生紧张的对峙,中国和菲律宾官员都指责对方侵犯边境。
最终,考古船在4月18日被迫离开,引发菲律宾政府的正式抗议。中国在那之后实际上控制了这片地区。
考古团队放弃了这个项目。戈迪奥拒绝置评。
戈迪奥与菲律宾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the Philippines)都没有过利用考古发现佐证领土或所有权主张的做法。菲律宾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负责人Sheldon Clyde B. Jago-on说,我们并不在意这艘船的归属。它是我们共同的遗产。最关键的应当是合作。我们在意的是当时的贸易模式、贸易路线、船上的货物、船的构造。
一些专家说,政治与考古学的重叠对中国来说并不出人意料,也并非中国独有。越南也在扩大国有考古项目的投资,今年越南考古学院(Institute of Archaeology)开设了水下考古系。
越南最早的项目之一,对一处海战遗址的发掘,有着明显的政治反响——越南在公元938年的那场战争中击败了中国军队,结束了中国对越南数百年的统治。该遗址在越南国内的一条河上。
专家说,相比之下,黄岩岛事件是该地区首次出现一国利用武力阻止另一国水下考古项目的情况。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的水下考古学家、目前与越南考古学院合作的斯塔尼福思(Mark Staniforth)说,中国拥有规模最大的海军,也有能力将人们赶走,然后继续考古工作。他们没必要与任何人合作。
Jeremy Page
(更新完成)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