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近几个月,中国债券市场成交量锐减,这再一次提醒人们:利率环境的改变已经给这个曾经迅速扩张的金融领域带来巨大影响。尽管债券市场在遭受一连串几乎是不停顿的抛售之后、收益率已经达到数年高点,但投资者的胃口并未随着债券价格的下跌而打开。上个月,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交量为人民币1.74万亿元(约合2,857.1亿美元),远低于3月份创出的年内高点8.26万亿元。
虽然11月份成交量略高于10月份的人民币1.42万亿元,但与上年同期的7.14万亿元相比仍微不足道。债券成交低迷,一是因许多投资者对货币政策收紧的风险保持警惕,二是监管薄弱的影子银行提供了回报率更高的产品,分走了部分资金。
债券市场7-11月份的月均成交量只有区区人民币1.41万亿元,上半年月均成交量为5.25万亿元,2012年全年月均成交量6.15万亿元。
债市7月份以来的大幅下滑表明,在中国金融系统6月份发生史无前例的钱荒事件后,国内货币与债券市场的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利率上升威胁到企业的融资需求,改变了人们的投资决策。
大华银行有限公司(United Overseas Bank Ltd.)经济学家Suan Teck Kin说,中国债券市场基本上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中国央行为了给经济去杠杆和控制信贷增速而减少了向市场注资的频率。
自从6月份“钱荒”以来,中国央行对货币市场一直采取不干涉的态度,在贷款机构努力寻找现金来满足缴税和节前礼品购买等需求时,央行一直允许借款成本不时上升。
万得资讯(Wind Info)和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数据显示,受此影响,中国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1月20日触及4.72%,为2005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纪录高位是2004年11月触及的4.88%。
但之后国债收益率回落,因月末季节性现金需求下降,而且当债券抛售开始破坏金融系统和整体经济的稳定性时,中国央行向系统内注入资金。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4.45%,高于上周五的4.38%。
国泰君安证券(Guotai Junan Securities)分析师薛鹤翔表示,银行和保险公司等主要债券投资者都选择忽略这个不能继续带来足够高收益的投资产品。
分析师们称,相比之下,有一定风险但收益率较高的选择(如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对这些投资者而言更具有吸引力。
薛鹤翔说,近期的抛盘也引发了中国债券基金的赎回,其中很多基金在6月份“钱荒”过后蒙受了巨大损失。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此类表外产品(可帮助银行规避中国严格的贷款和资本限制)的流行是中国政府对融资成本上升的接受度提高的部分原因,因为融资成本上升帮助抑制了高风险贷款。政府还希望利用市场利率上升来减轻国内经济对低成本信贷的依赖。
近几个月,中国政府也为金融机构设定贷款和存款利率提供了更大空间。上个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发布的经济和社会改革草案强化了政府放松管制的承诺。
11月18日1年期中国银行间利率升至5.94%,为6月27日以来最高水平。自从6月份的“钱荒”结束后,中国央行向金融系统注入更多资金,银行间利率平均水平在4%。2013年早些时候为3%左右,近年来在2%-3%。
周一银行间利率为4.63%,低于上周五的4.72%。
大华银行的Suan表示,当前的情况可能会延续到明年,市场需要几个月时间来消化新的高利率环境。而企业则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
但一些观察人士认为,近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可能是一种信号,对改变中国信用风险定价方式的结构性改革表示欢迎。
澳新银行(ANZ)分析师在最近的研究报告中称,在受到管制的利率环境下,中国国债收益率定价可能存在误差。因此,在为不同期限、不同类型的债券定价时,收益率曲綫可能无法发挥作用。
该行称,由于过去十年信贷供应充足、投资渠道有限,中国银行业经常购买国债并持有至到期,这一举措可能人为地压低了国债收益率。
澳新银行称,这种局面今年发生了重大转变,因为商业银行发现了更多投资工具。
Shen Hong
(更新完成)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本文涉及股票或公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