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sam yeh/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台湾领导人马英九称,两岸关系的增强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和安全。
台
湾总统马英九为他推动两岸关系友好发展的努力进行了辩护,称两岸关系的增强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和安全,且无论谁继任台湾总统都不应破坏这一局面。如今马英九的总统任期已进入到第八年,同时也是最后一年。有观点认为,马英九对大陆的政策引发岛内不和,且随着明年1月份台湾总统大选的临近,其政策不利于国民党获得民众支持。马英九对此予以反驳。他在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采访时指出,尽管地区众多国家支持美国复兴其在亚太地区所扮演的角色,但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大多数邻国的重要贸易伙伴。
马英九上周五接受采访时称:“这是一个经济的现实面,你不可能完全将之改变。”
两岸关系事关台湾的存在。北京方面从未表示放弃武力收复台湾并结束自上世纪中叶中国内战以来两岸分裂状态的可能。民调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台湾民众倾向于维系当前两岸关系模棱两可的状态:既不像大陆方面所希望的那样与大陆统一,也不完全拒绝统一,以免激怒北京。
马英九说,他的政府已经令两岸关系改善至数十年来的最好水平,但并非毫无摩擦。其中一个枝节就是大陆拒绝让台湾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的创始成员。这家旨在为基础设施提供资金的多边银行是中国扩大影响力的策略之一。
马英九说,他的政府已经申请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加入亚投行。这一名义在其他场合都为中国大陆接受。大陆没有公开解释为何拒绝了台湾的请求,但表示欢迎台湾以“适当名义”申请成为常规成员。当被问及是否收到大陆的解释时,马英九说:“我想大概是政治方面的考虑。”
不过他还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得到长足发展(自他上台以来,两岸贸易增长了超过三分之一),紧张关系也已有所缓解。马英九表示,这给了双方政府和平相处的良机。
马英九说:“我上任后,把两岸过去对立冲突的情况改为协商与和解。”他表示,在野党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蔡英文应当注意到这一点。
马英九称:“我们现在正在推动的政策,尤其是两岸政策,是非常关键的,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或在重点上做重大的改变。”他表示:“这七年来,我们改善两岸关系,把国际环境也变好了,这时候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成果。”
马英九表示,为维持这种发展势头,他希望大陆同意两岸互相设立代表处,将台湾打造成大陆游客的中转点。
马英九还敦促台湾立法机构通过政府与大陆签订的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但台湾担心,两岸开放服务贸易投资会令台湾企业无力与规模庞大、资金雄厚的大陆企业竞争。去年台湾爆发了“太阳花”学生运动(Sunflower Movement),抗议者占领立法院,导致该协议被搁置。
马英九暗示,他任期早些时候与大陆签署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赢得了北京的支持,这为台湾与日本、新西兰、新加坡签署各类贸易和投资协议铺平了道路。他表示,同样,两岸服贸协议将增加台湾加入更大的自由贸易协议的机会,比如美国倡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口伴关系协定》(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目前大陆没有参与该协议。
马英九说,服贸协议若是失败,可能阻碍台湾发展。他指出,台湾在服务贸易中落后于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地区经济竞争者。
马英九在驳斥反对派的批评时说,与大陆的贸易往来有利于台湾中小型企业,尤其有利于从越来越多赴台湾观光的大陆游客那里赚钱。他表示,台湾经济去年增长强劲,股市飙升,台湾加权股指突破10,000点。
马英九说:“如果在这方面还自我退缩,找出一大堆政治理由来反对的话,这对台湾是不利的,不论哪一党当政都会不利。”
马英九曾任台北市长,深得民望,于2008年当选台湾总统,取代了民进党主席陈水扁。陈水扁对大陆奉行的强硬政策使得北京方面加剧了从外交和经济上孤立台湾的举措。民进党现任主席蔡英文表示,自己支持目前的两岸关系,尽管批评者和美国向她施压,要求她进一步澄清对大陆的政策。
马英九与中国大陆接触的政策赢得了美国方面的支持,根据法律规定,美国应当在防务方面向台湾提供协助。马英九对于北京方面的领土纠纷持中立立场,称台湾正在关注中国大陆对于南中国海(中国称南海)争议岛屿的开发活动,并呼吁维护海空航道自由。至于台湾附近东中国海(中国称东海)的争议岛屿问题,马英九表示各方应着眼于资源共享,暂时搁置主权问题。
与此同时,马英九领导的台湾政府并未像一些美国防务专家所呼吁的那样增加防务支出。台湾军队被认为士气低迷,募兵不足,且曾出现过一系列涉及中国大陆的间谍丑闻。
马英九称,尽管维持军事威慑力具有重要意义, 但贸易和投资所带来的繁荣也符合美国在地区和平方面的利益。他说,“因为我们的两岸政策,使得美国能同时与台湾及中国大陆和平共处,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
Paul Beckett / Charles Hutzler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