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
管中资银行正努力应对问题贷款和股价低迷,但他们今年通过把握投资者对收益的渴望筹得了创纪录的1,100亿美元资金。中资银行的筹资以举债占主导,包括今年对银行开放的优先股发行。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显示,这一筹资规模较去年的430亿美元增长了一倍以上,同时超过了2010年筹得的创纪录的820亿美元。2010年,中国最大银行之一的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td.,简称:农业银行)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筹得220亿美元,为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上市交易。
银行之所以大举筹资,既是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不良贷款,也是为了满足北京力推银行持有更多资本的要求。在中国经历五年来最低经济增速之际,9月份中资银行不良贷款同比增长36%。与此同时,监管机构要求银行在2018年的截止期限之前采用巴塞尔协议III要求的严格的新全球资本规定。巴塞尔协议III是银行资本水平的一个全球标准。
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金融机构高级主管Grace Wu表示,中资银行明年将继续通过市场筹集资金,以便为其增长提供资金并满足监管要求。
尽管中国央行最近的意外降息提振了中国长期陷入低迷的银行类股,但很多银行的股价虽然已上涨,但仍低于资产价值(即账面价值),使股市筹资成为排在大门敞开的债市之后的次佳选择。
在筹得的1,100亿美元中,有98%来自举债,地点既包括境内也包括离岸市场。约有22%的资金通过发行优先股筹得。中国政府4月份开始允许银行发行优先股。
优先股兼有债券和股票的特点,但投资者更多地将该产品视为固定收益工具,因为其定期支付利息。
优先股股东没有投票权,同时在出现违约时优先股可能变得一钱不值。不过优先股可以转换为普通股股票,而且拥有较高的收益率以反映上述风险,这使其在全球利率仍然低企之际具有吸引力。优先股也可以计入一级资本,而一级资本是巴塞尔协议III框架内衡量银行财务实力的一个关键指标。
据Dealogic,中国工商银行(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上周向投资者发行了56.9亿美元的优先股,成为第四家发行此类工具的内地银行;以资产规模计算,工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大银行。知情人士透露,这些优先股的股息率为6%,远高于5年期美国国债1.6%的收益率,吸引认购规模近280亿美元。
虽然中国大型银行的股息收益率普遍很高,介乎5%-6%,不过优先股持有人拥有获得固定收益的优势,而不受银行股波动性的影响。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亚洲(不包括日本)信贷资本市场负责人尤里斯(Dominique Jooris)称,通常情况下,退休基金和债券基金等需要投资债券的机构投资者有兴趣购买这些优先股。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10月份在海外发行了价值65亿美元的优先股,股息率为6.75%。该公司11月份又在国内发行了52亿美元的优先股,股息率6%。
农业银行10月份通过在国内发行优先股筹集了人民币400亿元(合65亿美元),这批优先股的股息率为6%。
到目前为止,已有七家中资银行宣布了规模总计超过600亿美元的优先股发行计划。
对于银行而言,在包括IPO到股票增发在内的股市筹资渠道已基本关闭之际,优先股这一新融资工具的出现令他们感到宽慰。中国不允许银行以低于账面价值的价格发行股票,同时近期上市的许多银行股价跌破发行价,其中包括3月份上市的哈尔滨银行(Harbin Bank Co.)。
瑞穗证券(Mizuho Securities)分析师Jim Antos表示,当前阶段,似乎不太会有较多中国大陆银行的普通股发行交易出现。
知情人士表示,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持有部分股权的广发银行(China Guangfa Bank),以及汇丰控股(HSBC Holdings PLC)部分持股的上海银行(Bank of Shanghai)两年多前就已为计划中的上市交易选定了投行,但尚未开始推进上市事宜,同时未来几个月也不太可能这么做。
Prudence Ho / Enda Curran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本文涉及股票或公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