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mberg News
中
国食品连锁店想要把麦当劳(McDonald's)和肯德基(KFC)吃掉。在中国从事火锅行业的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Xiabuxiabu Catering Management Holdings Co.)寻求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筹资至多11.4亿港元(约合1.47亿美元),以帮助自己在未来四年内把中国门店数量增加一倍至近1,000家。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英敏特(Mintel)的数据,德克士(Dicos)炸鸡连锁店的所有者、台湾公司顶新国际集团(Ting Hsin International Group)在2011年至2013年间开出了978家餐馆,现在经营着逾2,000家德克士门店。欧洲私募股权投资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今年早些时候收购了拥有400多家门店的大娘水饺(Da Niang Dumplings Holdings)的控股股权,称其想要带领“该公司更上一层楼”。CVC未对扩张计划置评。
本土连锁餐厅正在中国快速扩张,试图在规模达人民币5,600亿元(约合905亿美元)的快餐和休闲用餐市场中分一杯羹。
他们想要吸引自称无暇做饭的李向晔(音)这样的客户。虽然李向晔偶尔在麦当劳用餐(主要是早餐),但他更青睐中餐连锁店。
这位来自中国东北城市长春的40岁的顾客表示,中餐连锁店提供的食物更加美味,他认为中餐更健康、味道更纯正。
麦当劳和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 Inc., YUM)旗下的肯德基都将中国视作国际业务增长的核心部分,而规模更大、资金更雄厚的中国竞争对手将与它们展开日益激烈的竞争。据数据提供商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称,2013年百胜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由2012年的6.4%降至5.1%,本地竞争对手从中获利。例如,其间顶新的市场份额由1.6%小幅升至1.8%。百胜在中国经营着6,200多家肯德基、必胜客(Pizza Hut)、东方既白(East Dawning)和小肥羊(Little Sheep)餐厅。
百胜发言人称,市场变化反映出百胜目前正在应对的非典型性问题,即供应商食品安全危机。她说,公司相信在中国的销售将继续回升,因为这些行动已经取得了预期效果。
百胜上周二表示,预计全年中国门店同店销售额将出现负增长。
西方品牌已经遭到中国官员和当地媒体对其食品安全及供应商质量等方面的详细审视。在中国拥有逾2,000家门店的麦当劳的发言人说,麦当劳在中国仍属顶级品牌,并看好在中国的增长前景。麦当劳说,为消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已经设立了热线,安装了摄像头,以对供应链进行监督。百胜说已经解除与规模较小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以确保质量控制,并且已经对菜单和营销做出了全面改进。
在20多年前进入中国时,肯德基和麦当劳一开始主宰了这个满是夫妻档面铺和本地饺子连锁店的碎片化市场。过去10年间,中国食客转向西方连锁店寻求炒饭之外的用餐体验,在特殊日子也去西方连锁店用餐庆祝,因为西方餐厅被认为比本地餐厅更安全、更干净。
现年19岁的杨巧珍(音)说,她每周都在麦当劳吃几次饭。她说,她喜欢吃薯条,还喜欢冒险,还说她和朋友们喜欢尝试来自外国的食物。
但在欠发达城市,麦当劳正面临来自华莱士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Hua Lai Shi Catering Management & Service Co.)等中国本土运营商日益加剧的竞争。华莱士在中国已开设了3,000家销售炸鸡和薯条的门店。据英敏特的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该公司的门店数量增加了近一倍。
英敏特研究分析师Esther Lau表示,消费者正在逐渐转向中式快餐,因为中式快餐更加多样。她还说,西方品牌正试图利用自己的黄金区段和创意来重塑品牌形象、夺回市场份额。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连锁餐饮企业在扩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可扩展性。相比中式快餐,西式快餐常常涉及到更简单的准备工作和更少的食材,更容易实现餐点的标准化。
Sanford C. Bernstein & Co.资深餐饮行业分析师Sara Senatore称,当中餐需要所有那些原料时,成本就会大大提升,这可能就是盈利与利润微薄的区别所在。
中餐的复杂性导致中餐连锁店市场高度分散,不同地区口味不同,烹调技巧也多种多样。然而,Lau称,相比外资快餐连锁店,中餐连锁店的规模更小,这也意味着中餐连锁店可以更加轻易地对菜单进行个性化定制,迎合食客对健康餐食的要求,最终可能使中餐连锁店获利颇丰。
人们越来越注重营养这一趋势正在助力中餐连锁店。上海咨询公司China Market Research高管Ben Cavender表示,例如,在开始达到饱和的中国快餐市场,真功夫(Kung Fu Catering Management Co.)凭藉蒸食获得青睐。
Alyssa Abkowitz / Laurie Burkitt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本文涉及股票或公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