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高
中
国经济增长需要保下限,因为保增长就是保就业。从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来看,这个需要坚守的下限是7.5%的GDP增速。证据来自GDP增速与企业家用工意愿之间的对比。后者用制造业PMI中的“就业”分项指数来刻画。这是因为制造业PMI在跟踪中国经济波动方面的价值已得到充分证明。而PMI“就业”分项指数更是直接根据企业用工意愿问卷调查的结果而编制。
如下图所示,过去几年GDP季度增速与PMI就业指数高度同步。每当GDP增速下降到8%以下,PMI就业分项指数就处在50这一扩张收缩临界点之下,表明企业雇工意愿下降;而当GDP增速下滑到7.5%附近的时候,就业分项指数更是在深度收缩区间内持续下滑。
不过,厂商用工意愿与实际就业市场表现之间并非精确一致。出于两方面的原因,近些年来从前者到后者的传导有些受阻。
第一,过去几年,每当经济增速下滑到一定程度,政府都会出台政策来稳定增长,从而让经济增长在政府不断的托底中呈现小周期波动的局面。这样一来,短期经济增速的下滑反而会推升稳增长政策出台的预期,因而还不至于让企业预期恶化到关厂裁员的地步。
第二,过去几年曾出现过民工荒、劳动力成本显著上升的局面。因此,当还没有出现明显失业的时候,企业在解雇工人时会比较慎重。因为一旦将工人解雇,未来如果需要重新招工,可能未必能招到合适的人,而且也很可能需要付出更高成本。因此,企业在开工不足时,宁可选择将工人养起来,也不将其解雇。
相信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过去几年经济增长的减速并未带来大规模失业。从2010年到2013年,虽然GDP增速从10.4%下滑到了7.7%,但包括城镇登记失业率、城市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城镇新增就业在内的各项就业指标却并未恶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业市场可以高枕无忧。在潜在的失业压力之下,就业市场其实处于不平稳的状态。
如果放任经济增长下滑,导致企业预期恶化,潜在失业压力就会显化。而这个过程极可能以突变的形式发生,被少量失业所触发。这是因为哪怕劳动力市场中仅出现了不多的失业,也会让企业主观感受到的招工难度和成本下降,从而一定程度上打消其解雇工人的顾虑。这样,更多企业可能也会开始解雇工人,令失业滚雪球般的迅速扩大。所以,中国如果没有失业,那就没有失业;但一旦有了失业,就会是大规模失业。
因此,放任经济增速下滑来试探经济和就业市场的承受力是非常危险的。经济减速不会一直是一道缓坡,而有悬崖存在。落下悬崖的后果社会各界都难以承受。所以,经济增长保下限非常必要。而从稳定企业用工意愿的角度来看,这个下限至少应该放在7.5%。
政府是否会保7.5%这个下限,是今年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关键。即将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公布的今年GDP增长目标是检验政府态度的一个试金石。我们相信,今年的目标会和去年一样,也放在7.5%。如果的确如此,那么我们还无需为短期经济增速的下滑而太过担忧。但如果这一目标下调至7.0%或更低,那就是一个超预期的利空消息,今年中国经济出现系统性危机的风险会因而大幅上升。
(本文作者徐高是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瑞银证券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兼职经济学家及研究助理等职。他目前还是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