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
官方对网络实名制的解释依然是诸如保护隐私泄漏、防止商业欺诈、制止网络谣言等,但这与公共舆论的关注焦点偏差过大。公众所注重的,是在这个独立媒体极其匮乏的国度里,网络作为大众对权力的重要监督平台,是否会受到压制。政府既然要求公民放弃自己匿名发言的公民权利,用立法方式确定和拓展公权力的边界,自然应当解释其正当性。然而,官方这些脱离公众焦点的说法,很难得到后者的理解与支持。
而民间亦有不少误解,不少评论认为,该法案的出台,与近期接连通过网络舆论扳倒雷政富等低层官员有关,“网络反腐”引发“过度监管”。这套说法,实乃高估网民作用所致。虽然网上时常爆出一些令监管部门不快的消息或事件,但尚在可控范围之内,且并无恶性增长趋势,并不足以诱发应激反应。
网络实名制,并非灵机一动,而是监管部门的长期既定路线。早在2003年以前,笔者在与新闻办等部门开会交流时,网络实名制、先审后发等等理念就已常被提起,其立法可行性调研应当更早。在这10多年里,几乎每年都会提出类似实名监管的严控要求,虽然无法律规定,但也制定了相当数量的法规,下发了诸多文件,包括对大型门户言论越界的扣分处罚,网络聊天信息备案和关键词监控,禁止法院受理网络言论、帐号被删相关案件,关闭一些拒绝合作的站点等。对给监管造成麻烦的发言者,会采用喝茶、警告、甚至劳教等措施。这些措施的震慑力,并不比立法实名注册更小。虽说立法似乎层次更高,但在中国,法律是否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依然看监管部门和利益受损者的博弈。
法案若通过,严格实行实名在技术上并无太大问题──身份证号码验证,已先期应用在很多网络游戏上。但在用户贡献内容的论坛和网站上使用,会比较严重地影响用户体验,令这些站点的利益大幅受损。它们会使用各种方法反对或绕过监管。而监管者并不能从用户实名中受益,没有执行政策的动力。现有的各种监管手段完全可以准确定位到网络发言者,强制后台实名对监管机构来说,完全是多此一举。这也是前几年类似规定无法真正执行下去的原因。维稳体制下的执行机构,当然希望对社会控制得更加牢固与深入。然而,这个社会已经到了连菜刀都要实名的程度,还能在何处再进一步?即便真能再进一步,除了招致嫌恶,又有何意义?
在后台实名这类更加严格的监管下,普通用户的行为,确实会发生变化。首先可以明确预测的后果,是更多的自我审查。虽然在目前的制度下,用户早已全部纳入监控,无论是否实名,都不影响有关部门直接定位到人,但若是用户自己意识到这一点,会有更多的自我设限。一部分发言将被阻止,有些可能是不负责任的传谣,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合法的监督言论,仅因用户担心被报复和麻烦,而无法释放。这种妨害用户表达的措施,固然是让监管者省了一点心,但同时人们的不满与仇视将与日俱增,属于懒政思维。
而对坚定的政治反对者,这套监控体制会影响“转世党”的存在,当他们被打入另册后,不但可能被删掉帐号,而且会面临无法用“黑户”身份证注册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声音会很快消失在视线可及的地方──但那和现在又有什么区别呢?由于不停地被删号,在微博这种需要积累关注者的地方,被压制的反对者也许并不在乎招惹麻烦,但他们无法在这种机制下获得话语权,其言论只能在很小的范围进行传播,丧失了受到公共舆论关注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后台实名这类监管手段,仅仅是对早已被剥夺了话语权的这些人的进一步剥夺,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发言在被阻止后,这些试图发言的人们不会消失,也不会停止交流,而会去寻找监控者视线之外的地方继续传播,那些信息将如同地下的河流一样,在监管者和普通用户完全看不到的地方流淌。他们会使用更隐蔽的手段,比如翻墙到国外的网站,或者使用更新颍的网络信息服务,甚至通过线下聚会来进行交流。相反,这类政策更容易伤及的是普通用户,令他们反感。同时,愿意服从,被纳入监管体系的大型网站,反而会大幅度地减少收入。
另一方面,在微博这一形式崛起后,我们可以发现,真正能够影响公共舆论的群体──名人、大V、意见领袖们,正式浮出水面,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他们通过自己的社会地位或长期公共发言的名声积累,天生就能获得无数的关注者,攫取话语权。而这些能够掀起风浪,发动舆论传播,给监管者造成真正麻烦的各界名流,反而个个都是实名,难以受到这个政策的影响。
总而言之,网络实名制推行的最大困难,依然是缺乏合理的论证,罔顾民意。对监管者来说,实施的好处不大,动力不足,却招致仇视。而对民众来说,一方面正常的用户因受限而不满,另一方面,纳入监管的商业站点,由于严厉的监管措施,利益大幅受损。这些困难决定了即便立法通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政策也会因为受到严重阻力而无法执行。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利益受损的大型站点,它们会在公共舆论中保持沉默,将由此产生的矛盾冲突放到台面下解决。十几年来通过不断博弈而成的现行网络监管模式,充分考虑到了各方利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惰性。因此,笔者认为中国整体网络的状况,并不会因此事有太大变化。
(本文作者断桥,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目前在硅谷从事IT业工作。您可以通过新浪微博与其联系。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近
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议案,而代表中央权力机构的几大媒体,连续多日发布评论抨击所谓“网络乱象”,要求网络不能做“法外之地”,各界开始揣测是否会立法强制要求用户后台实名发言,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官方对网络实名制的解释依然是诸如保护隐私泄漏、防止商业欺诈、制止网络谣言等,但这与公共舆论的关注焦点偏差过大。公众所注重的,是在这个独立媒体极其匮乏的国度里,网络作为大众对权力的重要监督平台,是否会受到压制。政府既然要求公民放弃自己匿名发言的公民权利,用立法方式确定和拓展公权力的边界,自然应当解释其正当性。然而,官方这些脱离公众焦点的说法,很难得到后者的理解与支持。
而民间亦有不少误解,不少评论认为,该法案的出台,与近期接连通过网络舆论扳倒雷政富等低层官员有关,“网络反腐”引发“过度监管”。这套说法,实乃高估网民作用所致。虽然网上时常爆出一些令监管部门不快的消息或事件,但尚在可控范围之内,且并无恶性增长趋势,并不足以诱发应激反应。
网络实名制,并非灵机一动,而是监管部门的长期既定路线。早在2003年以前,笔者在与新闻办等部门开会交流时,网络实名制、先审后发等等理念就已常被提起,其立法可行性调研应当更早。在这10多年里,几乎每年都会提出类似实名监管的严控要求,虽然无法律规定,但也制定了相当数量的法规,下发了诸多文件,包括对大型门户言论越界的扣分处罚,网络聊天信息备案和关键词监控,禁止法院受理网络言论、帐号被删相关案件,关闭一些拒绝合作的站点等。对给监管造成麻烦的发言者,会采用喝茶、警告、甚至劳教等措施。这些措施的震慑力,并不比立法实名注册更小。虽说立法似乎层次更高,但在中国,法律是否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依然看监管部门和利益受损者的博弈。
法案若通过,严格实行实名在技术上并无太大问题──身份证号码验证,已先期应用在很多网络游戏上。但在用户贡献内容的论坛和网站上使用,会比较严重地影响用户体验,令这些站点的利益大幅受损。它们会使用各种方法反对或绕过监管。而监管者并不能从用户实名中受益,没有执行政策的动力。现有的各种监管手段完全可以准确定位到网络发言者,强制后台实名对监管机构来说,完全是多此一举。这也是前几年类似规定无法真正执行下去的原因。维稳体制下的执行机构,当然希望对社会控制得更加牢固与深入。然而,这个社会已经到了连菜刀都要实名的程度,还能在何处再进一步?即便真能再进一步,除了招致嫌恶,又有何意义?
在后台实名这类更加严格的监管下,普通用户的行为,确实会发生变化。首先可以明确预测的后果,是更多的自我审查。虽然在目前的制度下,用户早已全部纳入监控,无论是否实名,都不影响有关部门直接定位到人,但若是用户自己意识到这一点,会有更多的自我设限。一部分发言将被阻止,有些可能是不负责任的传谣,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合法的监督言论,仅因用户担心被报复和麻烦,而无法释放。这种妨害用户表达的措施,固然是让监管者省了一点心,但同时人们的不满与仇视将与日俱增,属于懒政思维。
而对坚定的政治反对者,这套监控体制会影响“转世党”的存在,当他们被打入另册后,不但可能被删掉帐号,而且会面临无法用“黑户”身份证注册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声音会很快消失在视线可及的地方──但那和现在又有什么区别呢?由于不停地被删号,在微博这种需要积累关注者的地方,被压制的反对者也许并不在乎招惹麻烦,但他们无法在这种机制下获得话语权,其言论只能在很小的范围进行传播,丧失了受到公共舆论关注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后台实名这类监管手段,仅仅是对早已被剥夺了话语权的这些人的进一步剥夺,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发言在被阻止后,这些试图发言的人们不会消失,也不会停止交流,而会去寻找监控者视线之外的地方继续传播,那些信息将如同地下的河流一样,在监管者和普通用户完全看不到的地方流淌。他们会使用更隐蔽的手段,比如翻墙到国外的网站,或者使用更新颍的网络信息服务,甚至通过线下聚会来进行交流。相反,这类政策更容易伤及的是普通用户,令他们反感。同时,愿意服从,被纳入监管体系的大型网站,反而会大幅度地减少收入。
另一方面,在微博这一形式崛起后,我们可以发现,真正能够影响公共舆论的群体──名人、大V、意见领袖们,正式浮出水面,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他们通过自己的社会地位或长期公共发言的名声积累,天生就能获得无数的关注者,攫取话语权。而这些能够掀起风浪,发动舆论传播,给监管者造成真正麻烦的各界名流,反而个个都是实名,难以受到这个政策的影响。
总而言之,网络实名制推行的最大困难,依然是缺乏合理的论证,罔顾民意。对监管者来说,实施的好处不大,动力不足,却招致仇视。而对民众来说,一方面正常的用户因受限而不满,另一方面,纳入监管的商业站点,由于严厉的监管措施,利益大幅受损。这些困难决定了即便立法通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政策也会因为受到严重阻力而无法执行。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利益受损的大型站点,它们会在公共舆论中保持沉默,将由此产生的矛盾冲突放到台面下解决。十几年来通过不断博弈而成的现行网络监管模式,充分考虑到了各方利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惰性。因此,笔者认为中国整体网络的状况,并不会因此事有太大变化。
(本文作者断桥,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目前在硅谷从事IT业工作。您可以通过新浪微博与其联系。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