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罡
一
位外国资深驻华记者谈她过去10年在中国感受到的变化;在习近平即将成为中国新的最高领导人之际,中国人正热议他的改革观。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11日刊登资深记者Kathleen McLaughlin的评论文章《胡锦涛如何改变了中国》,谈她过去10年在中国见证的变化。文章说,这10年显示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不断扩大以及中国财富不断增长的证据随处可见,随着中国财富、实力的增长,中国的腐败也在加重。在中国人的生活因经济增长而变得更加舒适、便捷的同时,食品安全丑闻也开始频频出现;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有多达2,500万名儿童成为“留守儿童”;经济增长导致的环境污染使中国各地出现了许多“癌症村”。
文章说,过去10年中国发生的最显著改变无疑是伴随2008年奥运会而来的,而随后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反而增强了中国的地位。中国对世界其他大国开始变得更加咄咄逼人,它开始用更大的声音说话,并要求得到更多的东西。文章说,近几年来中国的人权状况出现了退步,批评的声音受到了极大的压制。文章说,胡锦涛本周即将卸去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职务,他的继任人习近平及其同僚们在未来10年将面临严峻挑战。
即将成为中国新的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改革或许是一项必须进行的工作。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13日的报道说,中国人目前正在热议习近平的改革观。
报道说,中国观察人士、分析人士以及主张在中国实行民主的人士近日热议的一个话题是,即将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究竟是一名改革者,还是一名中国现行管理体制的坚定拥护者。一些人认为,习近平在巩固住自己的权力后会实施大胆的政治改革,还有人认为习近平既无兴趣也无权力去大幅度改革中国的现行政治体制。
报道说,由于习近平在政治改革这一问题上一直保持沉默,他本人因而成了一个可考察不同人士政治观点的“罗夏墨迹测试”,别人纷纷将他们自己的政治观点或他们希望习近平所具有的政治观点投射到习近平身上。报道援引经济学家茅于轼的话说,与胡锦涛相比,习近平更像是一名改革者。但报道也说,虽然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中国各界都在大谈改革,但对于改革这个词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社会远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
(本文作者刘罡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兼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