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格森(Hal Gregersen)是作家、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创新与领导力教授。以下是他在“释放创新”(Unleashing Innovation)大会上的发言节选:
年幼的孩子会提出无数问题──因为他们不相信我们是在倾听。一旦他们得出结论认为我们已经理解,他们就会停止发问。仔细倾听他们的问题。当孩子们回家时,不要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而是问他们“你今天问了什么问题?”或者“你今天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创新力可以通过观察、社交和体验来培养。跟外表、思想或行为与自己不一样的人一同吃饭、活动。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之一就是在不同国家生活的机会。那会让他们有机会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从而拥有无人能比的创新能力。
我们采访过的每一位创新者几乎无一例外地在成长期间都有成年人关注他们的这些技能,而这一点正是关键所在。
关于在公司里激发创意:创新型的公司都有创新型的领袖。他们总是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像人类学家那样观察世界,与思维、行事或言谈不同于自己的人交往。他们愿意体验和尝试新事物。
你必须身体力行。在创新这个问题上,言行一致极其重要。
如果我让别人在我的公司里创新,而我自己却不这样做,这种巨大的脱节很能说明问题。人们会觉得,我才不会那样做呢,你叫我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你自己却做不到?你让我花费本来可以用来做出成果的时间和精力,而你自己却没有这样做?如果你都不做,我也不会去做。
归根到底是要由首席执行长通过他所做的事情来为创新创造条件。然后其他人才能够做同样的事情。
关于创造力和文化:如果身处一种没人愿意出风头的集体文化中,就很难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
我并不是建议中国人变得像美国人一样、美国人像阿根廷人一样。那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作为企业领袖,我如何在自己身边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确保无论我身处何种人文环境,引人深思的问题都会浮现?因为如果没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不会获得具有颠覆意义的创新理念。这二者是相互关联的。
关于创造力的未来:任何国家都有成为下一个创新之国的潜力。如果中国能够想出办法,在中国公司内部鼓励人们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进行观察、体验和交流,然后再加以利用,那么在应对创新挑战方面,中国的机遇并不逊于任何人。
身处何种文化并不重要。走进一家创新型的公司,你就会看到我所说的那类员工。创新者的眼中有一种深藏的光芒,昭示着他们对世界的浓厚兴趣。
关
于培养创业精神:数据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创新能力决定于DNA。另外三分之二则是我们成长和工作的环境。因此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相关阅读
创新力可以通过观察、社交和体验来培养。跟外表、思想或行为与自己不一样的人一同吃饭、活动。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之一就是在不同国家生活的机会。那会让他们有机会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从而拥有无人能比的创新能力。
我们采访过的每一位创新者几乎无一例外地在成长期间都有成年人关注他们的这些技能,而这一点正是关键所在。
关于在公司里激发创意:创新型的公司都有创新型的领袖。他们总是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像人类学家那样观察世界,与思维、行事或言谈不同于自己的人交往。他们愿意体验和尝试新事物。
Darren Francis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格雷格森在《华尔街日报》“释放创新”大会上
如果我让别人在我的公司里创新,而我自己却不这样做,这种巨大的脱节很能说明问题。人们会觉得,我才不会那样做呢,你叫我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你自己却做不到?你让我花费本来可以用来做出成果的时间和精力,而你自己却没有这样做?如果你都不做,我也不会去做。
归根到底是要由首席执行长通过他所做的事情来为创新创造条件。然后其他人才能够做同样的事情。
关于创造力和文化:如果身处一种没人愿意出风头的集体文化中,就很难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
我并不是建议中国人变得像美国人一样、美国人像阿根廷人一样。那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作为企业领袖,我如何在自己身边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确保无论我身处何种人文环境,引人深思的问题都会浮现?因为如果没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不会获得具有颠覆意义的创新理念。这二者是相互关联的。
关于创造力的未来:任何国家都有成为下一个创新之国的潜力。如果中国能够想出办法,在中国公司内部鼓励人们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进行观察、体验和交流,然后再加以利用,那么在应对创新挑战方面,中国的机遇并不逊于任何人。
身处何种文化并不重要。走进一家创新型的公司,你就会看到我所说的那类员工。创新者的眼中有一种深藏的光芒,昭示着他们对世界的浓厚兴趣。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