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说正如莫莉·布朗(Molly Brown)所言,1997年的鸿篇巨制《泰坦尼克号》(Titanic)中的年轻男主角杰克·道森(Jack Dawson)突然换上无尾晚礼服后就像一枚崭新的硬币那样闪耀,那么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泰坦尼克号》3D版就是像金条般光芒四射了。

直到现在,3D转制(为传统的2D电影增加立体感)还主要是一个营销策略,一个用以提高票价但换来的却是难以说得上让人振奋的观影体验的方式。但是,卡梅隆却将转制过程本身升华到了变革的水平。作为一个技术新创举,其3D版《泰坦尼克号》不断给人带来惊喜,有时还有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魔力。不仅如此,3D版还深化和充实了这部原本就情感丰富和细节刻画深入的电影。

这部影片独有的吸引力与其采用的新型技术手段是密不可分的。15年前,杰克站在“泰坦尼克号”船头高喊“我是世界之王”的一幕令人心醉;如今的3D版效果更甚一筹,这是由于岁月的流逝(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在影片中看上去如此年轻、令人动容)和增加的虚拟维度。当是时,罗丝(Rose)和杰克在甲板下跳舞的场景令人欢欣喜悦;如今,3D版让人更能感受到他们的身体在熙熙攘攘的低等舱跳跃和旋转的刚劲动作,同时影片对低等舱逼真的展现也比以往更生动地表明了“泰坦尼克号”乘客之间巨大的社会阶层差距。

几个展现“泰坦尼克号”的历史镜头一开始出现在银幕时,一名坐在我身旁观看试映的年轻女孩便向她的朋友说道,“我已经想哭了。”后来她确实哭了。《泰坦尼克号》是否会继续在全球掀起一股泪潮?如今,一大群从未看过《泰坦尼克号》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此次3D版的上映对他们来说将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Paramount Pictures
《泰坦尼克号》的主演凯特·温斯莱特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另一方面,电影行业在这些年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革,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朝着快节奏、片段式叙事、毒辣的讽刺以及爆炸、撞车等诸如此类的盲目冲突的方向发展。“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前的一些片段可能会让现代的观众觉得过于悠然,而且有些边缘角色,例如比利·赞恩(Billy Zane)饰演的令人鄙视的卡尔(Cal)(更别提凯茜·贝茨(Kathy Bates)饰演的火爆的莫莉),都可能让如今的孩子觉得不耐烦(1997年那些心迷神驰的影迷当然是不会如此了)。此外,还有些甜蜜的催泪瞬间,例如杰克在查看周遭的混乱场面时心急地喊道“糟了!”,也可能让他们无法忍受。甚至还有可能的是,沉浸于丰富的电脑生成影像的现代观众还会觉得卡梅伦精致的3D转制还不够丰富,因为它不会带来将坚固的物体或其他东西朝观众扔去的效果。

尽管如此,我依然愿意去相信此次转制的主要价值将在于它保留了这部影片获得成功的基本要素(技术手段应该一直如此),这些要素在如今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泰坦尼克号》曾是(而且依然是)肆意挥洒的浪漫情调和无以超越的壮观场面混合产生的流行文化产物,故事以老去的罗丝领着我们认识以往光彩照人的罗丝的聪明的叙事方式在我们眼前展开。

与此同时,这个新技术,或者说这个被大师级技师(同时也是令人敬畏的艺术家)用来制造新效果的已有技术,其本身可能会改变电影行业。如今得到振兴的3D技术的早期版曾在上世纪50年代鼎盛一时,最近又在两部电影中得到了应用,其中一部是卡梅伦执导、视听感觉上获得巨大成功的《阿凡达》(Avatar)。《阿凡达》表明3D效果能够做得非常棒,但同时也确立了──或者说我们认为它确立了──这样一个原则,即唯一正宗的3D是原生3D。原生3D电影需要一开始就动用两部摄像机和两个镜头拍摄。另一部则是运气不济的伪神话故事电影《诸神之战》(Clash of the Titans),这部电影以2D技术拍成,然后运用电脑障眼技术匆忙将其提升为3D,这种粗制滥造的结果就是确立了──或者说我们认为它确立了──这样一个原则,即不要以票房为代价来做3D转制。

卡梅隆本人似乎融合了所有的传统智慧。他如何做到这一点超出了我的理解,但我猜测其秘诀肯定与超级计算机和一流品位的点石成金的能力有关。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从本周开始,3D转制成为了可以为人们所认可的原生3D替代物。对某些电影导演而言,3D转制甚至是更受青睐的方式,本周早些时候我与导演巴里·索南菲尔德(Barry Sonnenfeld)一段引人深思的谈话让我得出了这个结论。在执导《矮子当道》(Get Shorty)和《黑超特警组》(Men in Black)等影片之前,索南菲尔德是一名摄影师,其参加摄制的电影包括《抚养亚历桑那》(Raising Arizona)和《飞越未来》(Big)等。目前他正在进行《黑超特警组III》的后期制作工作,他选择了以传统方式拍摄这部电影然后将其转制为3D。该影片将于5月份上映。

Paramount Pictures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一个场景。
索南菲尔德在一个午餐演示说明会上说明了他所做的这个选择,会上还展示了一台现代的3D摄像机的图片。说它现代是因为它的功能非常强大,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它陈旧古老,这是因为它体型庞大、极其笨重,一个小配件叠着一个小配件,就如一个具备数码功能的华兹塔(Watts Tower)。他说,在拍摄《黑超特警组III》之前,我们确实尝试了原生3D,但过程极度缓慢,我喜欢快速工作。喜剧片需要有冲劲,而原生3D拍摄会把这股冲劲消磨殆尽,所以选择一种不符合电影基调的方式来拍摄电影是没有意义的。

其实,索南菲尔德选择采用3D转制而非原生3D不仅仅是为了方便,其中还有艺术掌控上的考量。他偏爱使用视觉力度表现感强的21mm广角镜头,而光学问题、再加上3D器材本身的材料属性会使他不便或不能使用这种镜头。此外,若采用原生3D拍摄,他还不能使用胶片这种他喜爱的媒质,因为如今所有的3D器材都以数字视频进行录制。他解释称,在后期制作中进行“MiB3”转码的话,他能够更好地控制诸如立体感(3D化的程度)这样的关键功能。如果一开始就在原生3D场景中进行拍摄,那么在后期制作中则无法改变立体感。此外,他还能更好地控制屏幕会聚点,即演员看起来像在屏幕后、屏幕内或者如他喜欢的那样在屏幕前表演的位置。他说,他迫切希望看到《黑超特警组III》首映时的效果,不过《泰坦尼克号》已经展示了这些深奥晦涩的技术如何转变为了艺术。

在卡梅隆的3D版《泰坦尼克号》中,很多镜头因其强烈的炫丽视觉效果而引人注目。在码头上,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饰演的罗丝头戴紫色帽子从车内迈出,帽圈还在微微地转动;在向公海进发时,万劫不复的“泰坦尼克号”的船头从屏幕中伸出,笼罩在了影院前几排座位的上方;在活塞的冲击下全都着了火的锅炉室奏响了一曲“工业交响乐”;镜头掠过水下那片已变得阴森恐怖的纠缠不清的迷宫般的场景;镜头沿着崭新的甲板和光彩夺目的舞厅急速推进。在从平面转为3D展现之后,这些华丽的场景在我们的眼前一一呈现,感觉犹如身临其境。影片行近结束时,“泰坦尼克号”船尾向下倒立的景象使我们产生了一种逐渐增强的恐惧感。在这部3D转制作品前,我成为了一个新的3D迷。

JOE MORGENSTERN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