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或许正试图通过与中国达成一个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型石油交易,从而颠覆美元的“霸主地位”,但人民币距离“击败”美元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包括俄罗斯在内世界各国的央行对美元的青睐程度仍远在其他货币之上。

诚然,中国正在战略性地增加以人民币结算的国际贸易数量,并允许更多人民币流入全球金融市场。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预计,今年以人民币结算的跨境贸易额将增加约50%,达到约人民币6万亿元(合1万亿美元),占中国贸易总额的20%。

中国希望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部分原因来自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助于中国经济适应与全球经济的融合。同时,这也是一个政治目标:中国希望人民币成为全球各大央行的主要储备货币之一。如果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将是中国国际地位的象征。

但是,毫无疑问美元依然是王牌货币。

国际投资者买入的美国债券创下纪录水平,推动美元在本月早些时候涨至五年高点。由于欧洲经济或将再次陷入衰退、新兴市场放缓且日本面临重振经济的重任,8月份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达到6万亿美元的纪录水平。

过去二十年来,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一直较为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汇总的数据显示,1995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为59%。到了二十一世纪最初几年科技泡沫破灭之前,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已经进一步升至72%,但目前已经连续四年维持在61%左右。

虽然IMF的数据无法显示全球外汇储备的详细情况(中国央行持有的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并没有列入其中),但经济学家称,这些数据依然是了解全球各央行外汇储备情况的一个较为准确的指标。

各国央行似乎还尚未大举买入人民币。IMF的数据显示,人民币等“其他货币”在央行资产组合中的总体占比为3%。

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规模已取得迅猛增长。一些统计数据显示,人民币贸易结算额已超过欧元贸易结算额。

不过,超过80%的贸易仍以美元进行结算。

未来几年人民币的吸引力可能减退。

人民币之所以受到投资者和企业欢迎的一个因素是其升值预期。随着过去10年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币值正接近一些经济学家所称的公平市场价值水平。

一旦这一水平达成,人民币的吸引力可能降低,尤其是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程度大于许多人预期的话。

Ian Talley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