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 Group Holding)启动筹资规模可能超过200亿美元的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交易之际,这家中国电子商务巨头的长期愿景将取决于其所谓的合伙人,这些人才是该公司的实际控制者。

上周五发布的阿里巴巴最新版IPO文件显示,该公司近期增加了三名新合伙人,合伙人总数由27名增至30名。

Associated Press
包括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Jack Ma)和许多其他高管在内的这30名合伙人有权提名该公司的多数董事。这三名新合伙人都已在阿里巴巴供职超过10年,分别是首席工程师蔡景现和倪行军以及人力资源主管方永新。

阿里巴巴在IPO文件中称,该公司合伙人是动态更新的,每年会引入新的成员。现有合伙人可以提名在阿里巴巴工作至少五年的人为候选人。候选人须在全体现任合伙人参加的投票中获得至少75%的赞成票才能成为合伙人。文件显示,选举合伙人的一个标准是,要有为阿里巴巴集团业务做出贡献的纪录。

那么,新加入的三名合伙人曾经做出过哪些贡献呢?

现年37岁的蔡景现是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的,在2003年阿里巴巴打造淘宝网(Taobao)网上市场时,他是几名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工程师之一。淘宝网是阿里巴巴的主要购物网站,该网站上有数百万卖家。蔡景现目前是名为飞天(Aspara)的阿里巴巴云计算平台的负责人。同为37岁的倪行军在2003年入职,他曾协助开发电子支付系统支付宝(Alipay),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的大部分交易都通过支付宝处理。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的方永新曾负责过该公司多个业务领域以及一些重要地区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按照阿里巴巴的合伙人结构,某些仅持有少数股权的高管可以拥有董事会的实际控制权,这种结构曾引起一些投资者以及企业治理专家的质疑。阿里巴巴之所以决定赴纽约上市,部分原因就是其合伙人结构不为香港交易所所接受。这种允许高管对上市公司有更多控制权的结构并不罕见。谷歌(Google)、Facebook等美国的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就发行两种类型的股票(这两种股票的权利不同),藉此来赋予公司创始人、管理层更大的股东投票权。

阿里巴巴在IPO文件中说,该公司的合伙人结构与双重股权结构不同,后者是通过采用高投票权股票将控制权集中在少数几个创始人手中,而阿里巴巴的合伙人结构旨在体现由管理层合伙人组成的一个较大群体的视野。

Juro Osawa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