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
今
年6月,希拉里•克林顿的第二本自传《艰难抉择》(Hard Choices)出版,立刻成为国际畅销书。这部厚达635页的著作叙述了希拉里在担任美国国务卿期间的经历,文笔冗长芜蔓,显然是其雇佣的写作团队根据各种文件资料“攒”成的一本书。它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是因为希拉里目前被普遍认为是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最有力的竞争者,一言一行皆为媒体焦点。希拉里的上一本自传《亲历历史》(Living History)的中译本曾经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但是这本《艰难抉择》却由于涉及关于陈光诚事件的敏感内容而无法在中国大陆发行,更遑论出版中译本,这也算是给此书增加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注脚。Associated Press
希拉里•克林顿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签售新书《艰难抉择》。
美国知识界的两本重磅杂志《纽约书评》和《新共和》最近都发表了关于《艰难抉择》的书评,见解精到,很值得介绍。
《纽约书评》的书评文章标题就是“希拉里”(Hillary),作者约瑟夫•莱利维尔德 (Joseph Lelyveld)生于1937年,比希拉里年长10岁,曾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荣获过1986年的普利策奖。他指出,这本书给读者提供的是一个精心营造的总统候选人的形象,一方面是流水账的简历,旨在显示希拉里对国际事务的参与何其深入,与各国政要的周旋何其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又矜持含蓄,对各种话题点到即止。
希拉里在书中将自己定位为既非理想主义者也非现实主义者,而是“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者”。莱利维尔德总结说,希拉里属于外交政策的“是的……但是……”学派──“是的,我们对其他国家的干涉常常适得其反;但是我们不得不介入,不得不担负起历史分派给我们的领导者角色,因为我们是责无旁贷的国家。”“责无旁贷的国家”(indispensable nation)这个口号据说出自比尔•克林顿政府的第二任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如今成了希拉里的口头禅。即使是希拉里的反对者,也无法否认她是“美国例外论”的忠实信徒。
在希拉里对北非的一次访问中,一位突尼斯律师质问她是否知道为何那些渴望民主的当地年轻人不信任美国,原因当然是美国和诸多践踏人权的腐败独裁者们沆瀣一气。希拉里给出了“是的……但是……”模式的回应:“是的,我们犯过很多错误,但是我想如果你看整个历史纪录,它表明我们站在自由一边,站在人权一边。”
希拉里在书中承认:“总是有很多我们感到遗憾的选择,很多我们未曾预料的后果,很多我们但愿曾经采纳的其他路径。”1953年在伊朗推翻民选首相摩萨台、扶植巴列维国王亲政的政变,1961年到1975年的越南战争尤其是在老挝发动的秘密战争,1973年在智利推翻民选总统阿连德的政变,以及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她特别提及的美国历史污点──但她强调,这只是令人遗憾的瑕疵,而不代表美国的行为模式。
希拉里本人最为遗憾的“艰难抉择”是她在2002年作为参议员投票支持小布什入侵伊拉克。她说她用了太长时间才意识到那是一个“错误”,而且在2008年总统选举的民主党初选中坚持了太长时间来反对使用“错误”这个词汇。她暗示,自己未能成为2008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那次投票,而奥巴马当上总统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反对伊拉克战争并且发誓令其终结。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奥巴马还不是参议员,所以不必面对是否支持伊拉克战争的“艰难抉择”。
希拉里和奥巴马之间的瑜亮情结自然是此书的一大看点。希拉里在书中声称,她和奥巴马的关系经历了从对手到搭档再到朋友的转变。问题是奥巴马身边围着一批“理想主义”的年轻助手,和她的“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不甚合拍。在“阿拉伯之春”爆发之后,希拉里本来希望保全穆巴拉克,因为他毕竟是美国的长期合作伙伴,但奥巴马在年轻助手们的鼓动下最终放弃了穆巴拉克。
希拉里和奥巴马的分歧也体现在两者对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2011年10月卡扎菲倒台之后,希拉里在访问的黎波里时宣称“站在自由利比亚的土地上,我很自豪”,但是利比亚很快就陷入了无政府状态。2012年9月11日,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遭到恐怖袭击,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和另外三名美国人丧生,这是美国近年来最严重的外交耻辱。在《艰难抉择》关于班加西事件的一章中,希拉里总结说:“一旦美国无所作为,极端主义就会生根”,退让不是美国的DNA。相反,奥巴马在最近接受《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采访时则表示,班加西事件的教训是美国及其盟友低估了在一个四分五裂、缺乏公民传统的国度里重建社会的难度。
对于反对“美国无所作为”的希拉里来说,“挑战”是她除了“是的……但是……”之外的另一个口头禅。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叙利亚内战爆发之后,她和时任中情局局长的帕内塔(后转任国防部长)一起要求奥巴马武装并训练叙利亚的“温和派”反政府武装。处事谨慎的奥巴马要求他们提供历史上美国支持其他国家反政府武装的成功案例。没有人可以提供这样的案例。不过希拉里和帕内塔强调,必须重新界定“成功”的定义,美国支持“温和派”反政府武装的目的不是为了推翻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而是为了把主动权从正在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大量军火的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那里夺过来,扶植到一个可以信任的合作对象。但是奥巴马身边的一些助手怀疑美国可以在叙利亚扶植可以信任的“温和派”反政府武装,加之奥巴马又正忙于竞选总统连任,此事遂不了了之。
在《艰难抉择》中,希拉里讲述这个故事的本意是说明理性决策者也会彼此意见不同。然而,短短几个月风云突变,在当前号称“伊斯兰国”的极端恐怖组织横行无忌的局面下,这段叙述起到了“立此存证”的意外效果。希拉里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她在最近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宣称,正是由于未能建立可靠的反对派武装,才导致了极端恐怖势力从权力真空中崛起,言下之意是自己深具先见之明,而奥巴马的谨慎实为畏缩。莱利维尔德点评说,前任国务卿希拉里在说这段话时,又回到了当年以进入参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而自豪的希拉里参议员的精神状态,向世人表明一个女人完全可以胜任美国的三军总司令。
书中还有两处暗损奥巴马的外交能力。其一,希拉里早就看出普京“其心必异”,在卸任国务卿之前建议奥巴马不要与普京在莫斯科举行峰会,奥巴马对此未予采纳,但几个月之后又临时取消峰会,和普京划清界限(主要是因为俄罗斯给斯诺登提供庇护)。如此出尔反尔难免损及威信,也给俄罗斯留下了话柄。
其二,希拉里显示她和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的友谊:“我了解到一旦Bibi觉得自己被逼入墙角就会硬抗,不过如果你像朋友一样对待他,你就有机会跟他合作办成事情。”奥巴马和内塔尼亚胡一向关系紧张(参见本专栏早先的文章《奥巴马、内塔尼亚胡和美国犹太人》),希拉里显然对奥巴马不以为然。
反俄罗斯和亲以色列,是美国保守派人士的一贯立场。希拉里若想成为下届总统,自由派的选票不成问题,关键在于保守派的支持。《艰难抉择》所营造的希拉里形象,应能赢得他们的好感。
《新共和》的书评文章题目是《希拉里•克林顿的水晶球》,作者安妮•艾普勒鲍姆(Anne Applebaum)生于1964年,比希拉里小17岁,曾任《经济学家》和《华盛顿邮报》编辑,是2004年普利策奖和2012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她的看法和莱利维尔德一样,认为《艰难抉择》是一本为竞选总统造势的著作。书中对国际局势和外交事务的分析可谓浮皮潦草;也没有真正说清楚任何政治理念──包括究竟何为“现实主义”,何为“理想主义”;其所主张的“巧实力”(smart power)也只不过是灵活的外交手腕而非高瞻远瞩的政策纲领。此书真正的看点在于希拉里所塑造的自我形象。
希拉里反复强调她父母传授给她的“服务伦理”──“没有比服务于你的国家更崇高的目标”。无论是年轻时放弃在华盛顿颇有成就的律师生涯前往阿肯色州,还是在身为第一夫人时推动医疗保险改革,以及出任参议员和国务卿,她的动机都不是来自个人乐趣,而是出于“服务伦理”。换言之,她不是自私自利的政客,而是深具奉献精神的政治家。她在担任国务卿期间出访了112个国家,而且每次访问都做足功课,提纲挈领,堪称劳模。
希拉里也让读者明白,她是一个“专家治理”(technocrat)主义者。她细心地避开任何可能被误解为“意识形态”的政策,专注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不管这些方法是来自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保守派还是自由派。她推崇经验丰富的老成谋国之士,而不是聚拢在奥巴马身边的“理想主义”的年轻人。她能够处理棘手的外交难题,和难缠的对手折冲樽俎,自然也就能够和共和党成功谈判,达成共识。
在小布什和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政坛的两极化愈演愈烈。近日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起诉奥巴马,标志着两极化已经进入白热状态。很多美国人因此怀念比尔•克林顿执政的好时光,那时总统超然于两党之上,施政奉行中间路线,而不像后来的小布什和奥巴马两位总统,各自代表一“极”。现在,另一个克林顿──希拉里•克林顿──向美国民众暗示可以让“昨日重现”,这不能不说富于感染力。艾普勒鲍姆认为,这不仅是一个英明的竞选总统的战略,也是一个英明的当总统的战略。
综合两篇书评文章的分析,不难得出结论,政治观察家们认为,如果希拉里成为下届美国总统,她的执政风格将是对外强势进取,对内折衷妥协。经历了第一夫人、参议员、国务卿的历练,希拉里在政治上可谓炉火纯青。但是毕竟岁月不饶人,到2016年她已经69岁,在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增加了年轻人话语权的今天,美国社会能否接受继比尔•克林顿、小布什之后的第三位“婴儿潮一代”成为总统,还是未知数。
(本文作者黄湘是资深政经文化编辑,现旅居美国。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