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刚

注中国经济快速改善的投资者们多少会有些失望。在7月的信贷和实体经济数据公布后,市场很快开始检讨是否需要修正此前对中国经济的乐观看法。

从任何角度来看,这些数据都不太令人乐观。具体来看,7月份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仅为3852亿元,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7800亿元和去年同期的7000亿元。社会融资总额也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并有史以来第一次低于新增人民币贷款。

社会融资总量中的一些数据可以得到解释,比如说未贴现的银行承兑票据7月份下降了4160亿元,而6月份时上升了1440亿元,这主要是由于青岛港丑闻之后政府加大了打击大宗商品融资的力度。此外,信托和委托贷款的增长也出现了放缓,这意味着影子银行活动出现明显下降,房地产市场也将受到负面影响。

但表外业务的收缩似乎并没有对表内业务形成支撑,在此前连续两个月的大幅度信贷投放后,新增贷款突然在7月份“刹车”,这一方面表明此前央行投放的PSL的作用已经逐步消退,另一方面也表明在房地产市场和商品融资降温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开始下降。当然,唯一能够让央行稍展愁眉的是,7月份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3.5%,大幅低于6月份的14.7%,这也暗合其一直以来认为“货币供应量过高”的观点。

金融数据的低于预期,也反映了在实体经济数据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略低于预期但大致及格,也表明外部需求仍在对经济形成支撑。但外部需求的恢复程度仍然存在一定的疑问,7月当月的出口增速远高于市场预期,贸易顺差也创下历史峰值,但从工业增加值项下的出口交货值来看,7月的出口交货值同比上升7.2%,低于上月的8.5%,而港口吞吐数据来看,前7个月的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4.6%,低于上半年的5.2%。这些数据相印证,也不得不让人怀疑此前的出口虚增现象是否再度卷土重来。

零售数据和投资数据则显得不乐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则大幅下滑0.4个百分点,逼近17.0%的关口。房地产市场的萎靡是投资减速的主要原因,但财政支出的力度似乎也在降低,7月中央财政的支出增速从上月的超过20%下滑至9.6%。总体来看,依靠财政进行扩张的可持续性也存在很大的疑问。

在这样的状况下,关于坏账和信用风险的疑问,将仍然困扰着中国经济。此前的数据显示,到6月底,信托业管理的信托资产总规模为12.48万亿元,较一季度环比增长6.40%,较上月下降了0.2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26.56%的增幅下降了12.16个百分点。值得指出的是,这也是信托业管理资产首次出现月度下滑,在超过5年的高速发展后,信托业出现的降温也反映了背后存在的信贷质量担忧。此外,央行也表示,实体经济的贷款需求存在一定的下降趋势,而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也呈现上升趋势。银监会近期也批准了五家新的省级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商业银行的呆坏账。

这样的金融数据表明意味着金融系统进入快速去杠杆化的过程,也将对实体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2008年至今的数据表明,社会融资总量出现如此的快速下跌,此前曾出现过两次,分别在2008年年底和2011年底,分别伴随全球金融危机和房地产政策收紧,此后中国的GDP都出现了快速下滑。笔者认为,信贷如此大幅的下降,事实上相当于量化紧缩,将导致整体系统面临压力,也将导致利率上升,并阻碍今年政府实现宏观经济增长的目标。

此外,7月份的货币供应状况也显示,早前的定向宽松政策并未取得应有的成效。尽管央行不太愿意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性将最终超越维持现有货币政策的意愿。笔者也认为,如果官方希望能够达到政府工作报告中7.5%的“法定”增长目标,中国应尽快全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重振市场信心。

(本文作者刘利刚是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