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罡
今
天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有外媒认为,不适合将当前的日本与战前日本做历史类比;还有外媒说,日本当年走上侵略道路,是因为它极度想避免重蹈中国在19世纪的命运。日本《外交家》杂志网站 7月25日刊登的一篇观点文章说,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 爆发120周年,三天以后,又将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在这些重大历史纪念日纷纷到来之际,一股巨大的历史比较热潮正在各地兴起。文章说,历史类推法的一个默认前提是,如果不同历史时段发生的两件或多件事情在某一方面有相似性,那么这些事件在其他方面可能也是相似的。文章说,领导人们经常使用历史类推法来证明其所采取政策的正确性,政治人物也会使用历史类推法来影响公众舆论。文章举例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年1月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称,中日之间当今日益紧张的关系与德国和英国在一战前的竞争局面相类似。文章认为,安倍这么说就是想让听众认为当今中国与1914年的德国一样危险。
文章说,就中国而言,该国的“百年耻辱” 也为当今中国领导人提供了进行历史类推的足够素材。文章举例说,在日本内阁批准了集体自卫权后,中国许多评论人士都在强调当今日本与当年的日本帝国之间的相似性,将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当做是日本军国主义正在兴起的证据。文章说,虽然一些历史类比的结论听上去令人信服,但它们其实是错误的。文章举当今日本为例说,虽然现在的日本与二战前的日本无疑具有许多相似性,但日本的政治制度、决策架构、社会以及对外关系在二战后已经发生了剧烈而深远的变化,因此,当今日本与二战前日本的许多所谓相似性,实际上没有可比性。文章最后总结说,学者们到处散播他们得出的所谓“历史教训”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政治领导人用历史类比来进行政治动员也是危险的。
美国网络杂志Slate Magazine 7月8日刊登的一篇文章说,是什么因素激发起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侵略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日本极度希望避免中国在19世纪所遭遇的命运,它想要成为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文章说,1894年之前,朝鲜是中国的属国,那一年中国派兵进入朝鲜帮助该国平定一场叛乱,中国事先并未将自己的这一行动通知日本,而日本援引它此前与朝鲜签订的一项不平等条约,这时也向朝鲜派出军队,中日两国遂爆发战争,这就是 1894-1895年的所谓甲午战争。文章说,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惨败,根据中日签署的《马关条约》,朝鲜停止向中国纳贡,并且实际上变成了日本的属国。日本还得以将中国的台湾据为殖民地,从中国获得大笔赔款,并在中国一些城市获得了贸易特权,而这些特权以前只有西方国家才享有。
文章说,随着国民党在南京建立政权,到1928年时,中国已经变成一个比几十年前强大得多的国家。日本将中国的复兴看做是对它在华利益的威胁,它认为任何一点中进日退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日本在过去50年里一直在尽全力避免陷入中国那样的处境,日本终于在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文章说,如果此次侵华战争能像甲午战争那样很快结束,日本很可能会带着类似甲午战争的战果满意收手,但中国的国民政府并没有那么快就屈服,也没有接受日本政府开出的议和条件,双方旷日持久的战争把日本的军事和经济承受力推到了极限,急需获得资源的日本冒险对美国发动太平洋战争,这终于导致了它的战败。
(本文作者刘罡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编辑兼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