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
以说,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复杂程度还没有达到西方银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以往,通过观察每月的银行新增贷款数据就可以追踪中国经济中的信贷增长情况,但现在,这一数据只能反映一小部分情况,因为各银行利用一系列手段掩盖真实的信贷状况,把贷款转移至表外。“中国上升中的风险”系列报道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在2009年末开始遇到了问题,当时该机构试图遏制中央政府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际为刺激经济所促成的信贷飙升局面。尽管总体数据显示2010年的新增贷款低于2009年,但各银行纷纷借道当时在中国金融体系中所起作用还不大的信托公司,把一些贷款转移到了表外,使得总体新增贷款呈现小幅增长态势。然而,这些贷款只是暂时转移到了表外,银行承诺会在短期内再把贷款购回。
这意味着风险仍由银行来承担,尽管贷款已不在它们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到2010年底,银监会介入,设定了银行将此类贷款转回资产负债表的时间表。
不久之后,国内银行发售各种理财产品开始流行起来。通过发售理财产品筹集的通常是短期资金,银行再将资金投入债券、同业拆借、股票及股指期货等资产。这些资产提供的回报要高于银行需要支付的存款利息。虽然多年来银行一直在向高收入客户发售这类理财产品,但直到2011年这个市场才开始快速扩张。一方面银行在积极推销,另一方面储户们也被表面上的无风险投资所吸引(毕竟这些产品的背后有银行在支持)。
银行通过这种办法可以继续向客户放贷,而且还不会影响表内贷款的规模:银行安排信托公司为融资企业打包一项贷款,然后通过理财基金买入这笔贷款。
2011年年中,银监会再次干预,叫停通过理财产品资金购买贷款类信托产品的行为。
Reuters
中国各家银行利用一系列手段掩盖真实的信贷状况,把贷款转移至表外。
理财产品并不直接从信托公司购买信托产品,而是从第三方公司购买信托受益权(即从信托产品获得收益的权利)。
这项业务真正得以开展是在去年年中,当时证监会极大地扩大了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券商和基金公司开始轻松扮演第三方角色,成为连接信托公司和理财产品的桥梁。
今年3月,银监会再次出面干预。在此前阻止信托贷款向理财产品蔓延的努力失败后,这一次银监会对商业银行非标准化信贷资产规模设置了上限。此类资产包罗万象,既有信托贷款和信托受益权,也包括其他名目的资产。此类资产可被重新打包成投资产品,再出售给客户。
这就导致商业银行通过复杂的信托受益权转让交易将企业贷款粉饰为银行间贷款,这种做法去年在一些中小银行中已十分流行。
为了不违反非标准化信贷资产的上限规定,一些银行开始藉助私募股权基金的力量,继续发售高回报率的理财产品。不过,一些私募发售的产品与债务惊人的相似,也就是说,从表面上看,私募基金是在收购公司股权,但这些被收购的公司通常承诺在未来的某个时点高价买回出售的股权,这就确保了投资者能够获得可观回报。
信托公司2011年也用过类似伎俩,当时银监会严禁房地产开发贷款继续增长。几个月后,银监会意识到这类股权投资与贷款并没有实质性区别,于是叫停了这类产品。
但这种信贷的形式变换和隐藏有多大影响呢?花旗(Citigroup)驻香港银行分析师何德亮(Simon Ho)表示,中国主要银行的表外资产(包括承兑、担保、理财产品)只占其总资产的10%,部分小银行的这一比例则达到30%或40%。
这要远好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西方银行的情况。比如,2012年底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1398.HK, 简称:工商银行)的表外资产规模只相当于其表内总资产的9%。而2008年年中时,花旗表外资产高达1.1万亿美元,相当于表内总资产的50%左右。
另外,中国银监会在与银行上演的猫捉老鼠游戏当中虽然可能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但也的确经常采取行动防止金融行业的过度扩张。
不过,规避监管已经成了中资银行业务操作的一部分。只要有新的监管措施出台,银行、信托和证券公司就会想法设法绕开相关限制规定。这些规避手法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经常有许多“变种”,让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更加难以追踪。
借款人通常是那些政府已经明确告知银行停止向其放贷的企业,比如已经背负着沉重债务的基建和房地产开发行业的企业。
如果这些贷款出现问题,对中资银行而言或许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但也不会是毫发无损。
Dinny McMahon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