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两国已经挑选了新一任的央行行长,以应对政策的变革。不过,中国却属意让现任央行行长留任,从而解决新的政策问题。

自2002年以来就一直担任中国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可能会在这个位置上再待一段时间。在他执掌货币政策的首个10年任期中,中国实现了大规模经常项目盈余。经常项目盈余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曾于2007年达到了10.1%的峰值。

中国央行的主要工作一度是吸收流动性,防范通货膨胀压力的上升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2012年,央行资产规模达到了人民币29.5万亿元(合4.7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56.7%。而在2002年,央行资产规模仅为人民币5.1万亿元。对于热钱流入的担忧限制了提高利率的空间,而利率往往是西方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时移世易,2012年中国经常项目盈余在GDP中的比重降至2.6%;同时,随着资本流出,中国的金融项目转而出现赤字。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在这当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资本流入规模的下降也降低了吸收流动性工作的重要性。中国央行因此在调整利率和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方面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在过去十年间,过剩的劳动力使工资水平维持在低位,从而将这期间每年的物价涨幅控制在3%的平均水平。而现在,对劳动力的旺盛需求意味着工资将迅速上涨。有必要通过加息来管理通胀预期。

加息对于中国实现经济再平衡的目标也至关重要。让储户的存款利率跑赢物价涨幅能增加家庭收入,从而刺激消费。同时提高企业的贷款利率也能抑制重复投资。

中国已朝改革迈出了第一步。储户的实际存款利率已转为正值。银行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存款利率定于基准利率之上。此外,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区间已扩大,中国的资本账户也在尝试开放中。

但中国银行业将遭受损失。作为银行业主要利润来源的存贷款息差将会收窄。而利率市场化和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应该能使消费类企业获益,但同时将给一度受益于中国投资和出口热潮中的大宗商品和物流企业带来损失。

周小川或许将留任,但中国的经济已发生变化。

Tom Orlik

(更新完成)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