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rora Photos
在上海高楼林立的地区,人口密度非常之高。但纽约、伦敦和米兰等城市在促进创新上做得更好。

RICHARD FLORIDA

们身处的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历史上,首次有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33亿人──生活在城市中。根据最佳预测,到2050年,城市居民将占全球人口的70%之多。

在今后50年中,我们将花费数以万亿计的美元进行城市建设。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建设城市?对于许多经济学家、城市规划专家和开发商而言,答案很简单:我们应该将楼房建得更高。但实际上答案要比这复杂。

圣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已能证明,更大、人口更密集的城市实际上会加速日常生活的新陈代谢。在动物王国中,体型较大的野兽新陈代谢较慢,但城市的情况相反,它们的新陈代谢速度会随着规模增长而加快。圣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城市人口翻倍时,其创造性和经济产出将增加不止一倍,这种现象被称为“超线性标度”(superlinear scaling)。

但高密度只是部分解决方法。在上海高楼林立的地区,人口密度可达每平方英里125,000人。巨型建筑就像一个个垂直的住宅区,抑制了人们邂逅的机会,而邂逅能为城市提供许多社交、智慧和商业方面的能量。人们宅居在这种地方,来回穿行于办公室和就餐区之间,看到的总是些相同的人。

在创新和创造性动力上,上海比起纽约、伦敦、巴黎和米兰来相形见绌,更不用说硅谷(Silicon Valley)、湾区(Bay Area)、西雅图、波士顿、奥斯丁和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research triangle)等高科技中心,这些地方的人口密度都比上海低得多。

事实证明,对城市新陈代谢──最终对其经济增长──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高密度本身,而是多少人会相互交往。这并非只有一种程式。它可能发生在纽约和伦敦以步行为主的人行道文化中,但也可能发生在──让许多城市问题专家懊恼的是──硅谷等天才书呆子聚集的以车代步的地区。这种地区,正如乔纳•莱勒(Jonah Lehrer)所指出的,设法通过鼓励聚拢人才和企业并促进高水平信息共享,实现更大、更密集的城市的功能。

实际上,根据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彼得•戈登(Peter Gordon)和纽约州立大学帕切斯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urchase)的桑福德•伊克达(Sanford Ikeda)最近的一项研究,存在有两类密度。“粗放”密度("Crude" density)是指充满越来越高的建筑,但本身没有产生创新或经济发展的地区的密度。

相反,这两位作者所称的“雅各布斯密度”(Jacobs density)能激发大街上的互动,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普通人在某个公共空间中随时进行非正式接触的可能”。它提高了社交和邂逅的可能性,还产生了对当地产品的需求和多样性──不仅是人口和族群的多样性,还有品味和偏好的多样性。

这两位作者将它称为“雅各布斯密度”是为了向著名的城市问题专家、《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的作者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致敬。她的名言是:“如果没有人行道,高密度就可能是个大麻烦。”

看看纽约吧。它的创新中心并不是云集了著名公司和金融总部、媒体帝国和富人(其中越来越多人都身居全球超级富豪之列,他们只有部分时间住在这里)的摩天大楼区。纽约最近的高科技浪潮──过去五年中的500家新创企业──包括Kickstarter和Tumblr──都植根于熨斗区(Flatiron District)、中城南区(Midtown South)、切尔西(Chelsea)和特里贝克(TriBeCa)等中高层混合用途社区。

谷歌(Google)的纽约办公楼规模仅次于其位于硅谷的总部,位于切尔西市场(Chelsea Market)对面的老港务局(Port Authority)巴士总站内,2010年谷歌斥资18亿美元买下了这栋建筑。这类社区中有很多这种老式建筑,用雅各布斯的名言来说,新创意“必然会使用”这种老建筑。

这并不是说纽约应该因循守旧。例如,提高中城东区人口密度的举动将楼房高度限制提高到80层,这将推动该地区所亟需的发展。

但平衡是关键。大城市需要结合不同高度和密度的社区和地区。人们必须格外小心,不要毁坏激励真正创新和创造性的关键地区。“人口密度”,雅各布斯警告说,“如果达到某点,就可能变得太高,以至于开始压抑多样性而不是激发多样性。”当我们的世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城市化时,这是需要记取的重要教训。

(本文作者是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University of Toronto's Rotman School of Management)马丁繁荣研究所(Martin Prosperity Institute)主任、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全球研究教授,其著作《再论创意阶层的崛起》(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Revisited)于本月由Basic Books出版社出版。)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