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者和企业正日益将资金撤出中国,同时卖出人民币,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这种情况可能会阻碍中国政府为促使经济好转而付出的种种努力。


中国央行周二公布的新数据显示,7月中国国内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较上月减少人民币38亿元(约合5.97亿美元),表明中国出口企业不再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部分投资者正在将资金抽离中国。

在过去10个月中,中资银行有五个月成为美元的净卖出方。在此期间,企业结汇数量仅达到人民币1,450亿元,大大少于通过贸易顺差流入中国的外汇结余(相当于人民币9,050亿元)。

这和过去10年大部分时间所发生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那时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以及对人民币的渴望意味着不仅中资银行收购了通过贸易顺差实现的全部外汇结余,还有大量投机性资本流入中国,也就是所谓的“热钱”。在2008年的头10个月,中资银行通过收购外汇而投放的人民币净增量达到3.6万亿元。

过去,大量资本流入中国是导致中资银行贷款失控、资产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的一个关键因素。眼下,资金正在流出国内,这是导致房地产、股票以及人民币币值等一系列资产价格下跌的原因。

与此同时,资金外流导致香港豪宅价格攀升,同时令中国买家远赴伦敦、新加坡和旧金山等房地产市场“一展身手”。

IT顾问Calvin Sheng最近刚刚斥资人民币250万元购置了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套公寓。他说,我到银行兑换了首付所需的澳元,然后将钱转账到澳大利亚。我打算到澳洲学习,你可以将此视作一种平衡投资,以防中国经济出现任何下滑风险。

他说,他关注中国的外汇管制措施,但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这样小心谨慎。中国政府对进出中国经济的资本流动施加严格控制,不过短期投机性资金还是常常能够逃过严密的监控。外汇占款余额变动的情况让我们得以窥知热钱流动的方向。

流入中国金融体系的资金数量减少意味着货币市场的状况进一步收紧,银行想要放贷更加困难,中国政府想要推动增长乏力的中国经济将更加不易。年初迄今,中国央行已经向中国金融体系注入了逾1.4万亿元的资金,但银行贷款数量仍然没有明显增加。

中国政府研究员张明(音)最近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不断恶化的欧债危机、全球金融体系遭受的冲击以及去杠杆化导致资金涌向安全资产,短期资本流出新兴市场涌入美国。这些因素令中国经济遭受了冲击。

这其中包括越来越倾向于把资金转移到国外的私人投资者的资金,不过,很难确定被转移资金的确切数额。招商银行(China Merchants Bank)和贝恩公司(Bain & Co.)在2011年的一份报告中对2,600名高净值个人的调查显示,将近60%的人已经完成投资移民或正在考虑投资移民。

香港媒体工作者Ann Li刚刚在香港购置了一套公寓。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但它拥有自己的法律,而且不受中国的资本管控。Ann Li说,我们认为这是不错的资产配置。我的父母在内地有房产和投资,所以我们在香港买下这个房子。我们也有产权和中国政治前景方面的担忧。

追踪中国精英财富的胡润百富(Hurun Report)创始人胡润(Rupert Hoogewerf)说,中国的富人正在寻求让自己的财富多样化。他说,中国的企业家正在投资商业房地产和股票,他们在房地产领域进行个人投资,主要是在美国和香港。他说,未来10年可能将继续保持这一趋势。

对美元的强烈需求也促成了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大转向。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下跌了0.7%,这还是在中国央行顶住市场压力、未使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情况下。央行陷入这样的处境很少见。中国仍然牢牢地控制着人民币,把国内市场人民币日交易区间控制在很窄的范围内。但是在这个范围内,投资者可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或贬值。

分析人士说,许多中国国内公司正在选择持有美元外汇收入,而不是人民币,这使中资银行购买外汇的规模减少。花旗银行(Citibank)外汇策略师贺伟晟说,企业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减弱,所以他们持有更多美元收入。随着人民币继续贬值,我认为这个趋势在未来几个月不会改变。

资本外流也是导致中国资产价格下降的一个原因。上证综指与去年同期相比跌了17%。房价也有所下降,这也反映了政府为楼市降温的努力。在中国东部富庶的浙江省省会杭州市,豪华公寓的价格过去一年下降了8%。

资产泡沫的减少长期来看有利于中国经济。但随着政府把注意力放在促增长上,资产价格下降可能会挫伤投资者的信心和积极性。据数据提供商CapitalVue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中国企业的募资额同比下降了35%,同期新建住宅建筑面积同比下降了13.4%。

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意味着外国资金几乎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过去,对人民币升值的期待意味着这些资金会很快被兑换成人民币。银行购买外汇的月度数据记录了这些交易。外汇的购买量低于每月通过贸易和投资流入中国的资金,这要么意味着热钱流出,要么意味着企业已经决定持有美元外汇收入。

TOM ORLIK

(更新完成)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