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籍商人海伍德(Neil Heywood)的数名友人对中国检方对海伍德死因和案发经过的描述,尤其是海伍德曾威胁到被免职的中共官员薄熙来之子人身安全的说法提出质疑。Reuters
左图:英籍商人海伍德;右图:谷开来。
一些学者和外交人士说,谷开来案公开审理是中国领导层首次发布有关海伍德谋杀案案情的官方说法,这是中国领导人在试图平息30多年来中共最严重政治危机的努力中迈出的关键一步。
但有学者和外交人士说,官方说法中出现了一些前后矛盾、模棱两可以及信息遗漏的情况,甚至在中共宣布如何处理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之前,就可能破坏这一努力过程的可信性。
根据观察人士、法庭以及国有媒体新华社(Xinhua news agency)对庭审情况的记录,在上周的庭审中,谷开来和这名薄家勤务人员没有对指控提出异议,法庭将择日宣判。
Reuters
海伍德的朋友对《华尔街日报》说,海伍德曾与薄瓜瓜关系密切。
检方声称,在与薄家发生经济利益纠纷后,海伍德威胁到了谷开来和薄熙来之子薄瓜瓜的人身安全,并曾将其限制在英国的家中。海伍德的友人对检方的上述说法提出了质疑。
海伍德生前一名关系密切的朋友对《华尔街日报》说,我认为有关他威胁薄瓜瓜安全这一说法非同寻常。
这位朋友说,多年以来,海伍德都是薄瓜瓜的一名忠诚的好友,也是薄瓜瓜在英国学习期间的一名导师,无论在商业方面有什么分歧,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和善的叔叔一般的人物。
薄瓜瓜拒绝对上周的庭审置评,并多次回避有关他与海伍德关系的提问。薄瓜瓜的朋友说,薄瓜瓜今年5月从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毕业,现居美国。
英国政府派出了两名外交官旁听庭审。到目前为止,英国政府也以法庭还没有宣判为由拒绝对案件审理情况置评。
但分析人士说,预计围绕法庭上提出的有关案情的官方说发的疑问将会让英国政府更加难以作出公开回应。英国外交大臣黑格(William Hague)4月份曾要求对海伍德之死进行不受政治干预的彻底调查。
旁听庭审的人士说,检方在法庭上称,海伍德要求薄家向其支付1,300万英镑(约合2,000万美元),用来补偿一笔未成交的重庆房地产交易原本许诺给他的报酬。
海伍德的一位朋友说,海伍德似乎确曾同薄家存在某种商业纠纷,他觉得是薄家欠了海伍德的钱,不过他没有详细说明双方分歧的具体细节。
旁听庭审的人士说,检方说海伍德曾多次威胁薄瓜瓜,还曾一度把薄瓜瓜控制在他的英国家中,不过检方没有具体说明地点究竟在何处。
旁听庭审的人士说,检方表示,薄瓜瓜打电话给谷开来,告诉她自己被“绑架”了。谷开来知道后非常担心,遂决定杀死海伍德。
海伍德的另一位朋友说,检方描述海伍德的所作所为完全不符合他的性格。这位朋友还说,海伍德不是一个会对他人进行人身威胁的人。
海伍德的这位朋友说,我无法想象他会违背他人的意愿将人强行控制起来;他曾说过,薄瓜瓜是他仍与之联系的唯一一位薄家成员,他说这话时并没有敲诈勒索的意味,在我的印象中,薄瓜瓜仍然是他非常喜欢的一个孩子。
Associated Press
海伍德的朋友对海伍德威胁到了薄瓜瓜的人身安全这一说法表示怀疑。
但海伍德的朋友们对所谓的绑架事件发生的时间存有争议,因为去年11月初海伍德是在中国,而薄瓜瓜则在2010年就离开英国到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肯尼迪政府学院(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读研究生。
海伍德的这些朋友还说,如果海伍德明确威胁了薄瓜瓜,那他之后就极不可能再到重庆同谷开来会面并在会面期间严重醉酒。检方说,在海伍德醉酒并呕吐后谷开来趁机将毒药倒入其口中。海伍德的朋友说,正常状况下海伍德只少量饮酒。
一些旁听庭审的人还质疑,法庭上出示的一封据称由海伍德发送的电子邮件是否像报道此次庭审的某些媒体所描述的那样,海伍德明确威胁薄瓜瓜,如果不支付出1,300万英镑,他将“灭掉”薄瓜瓜。
这些旁听庭审的人士说,这封据称由海伍德所写的电子邮件说道,如果不付钱,将会对薄瓜瓜造成伤害,或是“毁了”他。后一种说法对薄瓜瓜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意味不那么强烈。这种差异可能与中文措辞有关。旁听庭审的人士说,法院当庭用中文念出邮件的内容,不过没有向旁听庭审的人展示邮件。
这封邮件的具体措辞以及庭审的其它细节难以确知,因为旁听庭审的人不被允许对庭审过程录音,也不被允许做任何记录。
有关谷开来和海伍德首次见面的时间也存有争议:新华社说是2005年,而网上流传的一份对庭审的非官方记录则说是2003年。这份记录的大部分细节得到了旁听庭审人士的确认。
海伍德的多位朋友说,这两个时间都不准确,海伍德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结识薄家的。当时海伍德住在中国东北部城市大连,而薄熙来当时任大连市长。海伍德的朋友还说,大约在2000年海伍德回到英国时还曾帮助安排薄瓜瓜在英国的学习事宜。
JEREMY PAGE
(更新完成)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