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colm Greensmith Collection/The Image Works
这幅由格林史密斯(Malcolm Greensmith)创作的油画描绘的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夺取舟山之战中,英国士兵缴获了清朝军队的一面龙旗。

Orville Schell / John Delury

年7月,美国和法国都在节庆和焰火表演中纪念他们的国庆日。在西方,我们已经习惯于历史以胜利(签署《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攻占巴士底狱)开篇。然而迅速崛起的东方强国中国,却选择了一种非常不同的标记作为其近代史的开篇:意外战败的冲击和民族辉煌的丧失。这在我们看来可能显得有些奇怪。

很多中国人都将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之日确定为1842年8月11日,即清王朝屈从大不列颠签署《南京条约》以结束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39-1842年)之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包括20世纪最进步的改良派和革命派)正是用这一次战败和之后的其他多次战败编织了一整套以受外族剥削、欺侮为内容的民族叙事。即便是在今天,这套观念系统依然强烈地影响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中国近代史开始时刻的遗迹可见于南京西北部长江江畔位处一块狭长陆地之上的静海寺。正是在这座寺庙,在1842年8月的闷热天气中,中国谈判代表被迫与英方谈判代表一起制定了条约的苛刻条款。古寺中的谈判室现在已被恢复到最初的模样。谈判室旁边的一个展览展出了“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痛苦历史。这些条约包括土地割让和巨额赔款,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被废除。

静海寺是让好奇的人得以窥见这部外族入侵、剥削的苦难历史的一个窗口。后来的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就是用这样的历史构建了各自的意识形态。正如史料展的第一块展板所介绍的:“不平等条约就像一条条屈辱的绳索,使得中国的政治、军事被控制……是近代中国贫穷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已成为近代史开端的象征。”

但对中国的改革者来说,在这种彰显中国之无能与低贱的记录中,也有一种矛盾的救赎希望。被物质更加强盛而文化低劣于己的列强──中国领导人称之为“蛮夷”──战胜或许是一种深深的羞辱,但它也激励着中国浴火重生,成为一个大国。正如毛泽东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所宣布的:“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这种诉诸于道德的讲述继续左右着中国人的想象。正如静海寺陈列室的最后一块展板所言:“屈辱历史,不堪回首……而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也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独立自强的奋斗精神。知耻近乎勇。”

在这部官方版中国近代史里面,1842年是它的元年。每一位中国高中生都要了解把中国历史截然划分为鸦片战争前及鸦片战争后的官方叙述,就像美国学生要学习《独立宣言》的前言一样。

要充分体会这些历史遭遇造成的创伤,在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造成的冲击之外,还必须理解之后不久的一连串失败。在历史上,中国人很少对其文化和治国方法的基本原理提出过质疑。当帝国官员终于开始明白他们的国家已经沦为倒霉的“东亚病夫”(20世纪初的杰出知识分子梁启超语)时,他们便构建了一种中国被其他国家掠食的观点,影响深远。

今天,这个压抑的中国历史时期形成的心理与文化习惯继续影响并扭曲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关系。美国已经取代大不列颠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当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后不久发表讲话说,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他接着说,“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

静海寺展出的历史记忆也产生了正面的影响。在中国重获新生、重新实现富强、重新成为一个重要民族的决心里面,人们可以听到这些记忆的回响。习近平自豪地提到了“中国梦”,就是希望鼓舞这样一种渴望。

然而,中国以及更加慷慨激昂的中国政府宣传官员们该超越“百年国耻”的叙述了。那段时期已经结束。世界已经改变,中国与西方都已经改变,要实现其公开宣告的平等目标和“新型大国关系”,中国必须构建一种新的叙事体系。

只有当中国愿意用一种更有建设性的民族叙事来定义自己,它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跟一个在遥远年代的7月4日通过宣誓而诞生的国家展开全面合作。

(作者夏伟(Orville Schell)是纽约亚洲协会(Asia Society)美中关系中心(Center on U.S.-China Relations)阿瑟•罗斯主任(Arthur Ross Director)。作者鲁乐汉(John Delury)是韩国首尔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历史学教授。两人合著有《富强:中国迈向21世纪的长征》(Wealth and Power: China's Long March to the 21st Century)一书,刚刚由兰登书屋(Random House)出版。)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